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视“大一统”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政治追求。各边疆少数民族也都普遍认同“统一”的政治观念,汉代的匈奴说自己的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唐代西域的突厥政权自称“桃花石”(即中国)。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

——摘编自底蕴《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左宗棠主张海防和塞防并举。他建造福州船政局,注重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技工,强化东南沿海水师,十分重视沿海战略要地的军事防备。在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局。他力主援越抗法,希望打破法国侵吞我国资源的企图。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宣称“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目的是保卫国家任何一寸领土,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

——摘编自李风《左宗棠的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错综复余的新的安全局势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编自张志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左宗棠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内容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4-05-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如图)。其主张(     
一、宜练陆军;六、宜速讲商务;
二、宜亟练海军;七、宜讲求工政(即发展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
三、宜亟造铁路;八、宜多派游历人员;
四、宜分设枪炮厂;九、宜预备巡幸之所。
五、宜广开学堂;
A.是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B.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一致
C.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D.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2024-05-05更新 | 12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3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1977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绵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台湾同胞抗日大事记。据此可知,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       
年份事件
1895年黑旗军和义军首领刘永福、丘逢甲领导反割台斗争
1912年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苗栗发动当地群众抗日
1921年台湾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传播祖国文化
1930年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在雾社发动抗日起义
1937年台湾同胞在广东成立“东区服务队”抗日组织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B.沉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C.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单一形式D.因日军残酷镇压被迫停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89次组卷 | 10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嘉陵金宝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认为李鸿章是晚清近40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但又只是一个“纯臣”和“庸臣”,因此不能“将中国之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他认为,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最多。但他只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最终难逃失败;在外交上,李鸿章对处理中日外交,无功亦无罪,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误国之罪“无庸置论”,他的外交历史,实失败之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学术界认为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李鸿章是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反动买办,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改革开放以后.著名学者陈旭麓认为,李鸿章办的许多企业是为了抵抗外国,他所创建的海军炮口是对外的,更多的是对着日本侵略者的。他还认为,李鸿章有爱国之处,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有不少误国之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虽有抵御外侮的愿望,但其办理外交是为维护清王朝统治服务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有积极的一面,其外交实践要具体分析。

——摘编自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对李鸿章不同评价的主要因素。
7 . 严复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替矣。”这场战争之后(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08-22更新 | 661次组卷 | 8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的年代尺。其中?处对应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 《北华捷报》曾报道:“我们正目睹着这个自以为是、愚昧无知、毫无原则的大清帝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蹂躏。尤为讽刺的是,给予他们如此打击的正是他们最痛恨和鄙视的在一两百年前还如小学生般仰望他们的邻国”。材料反映了(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打击B.甲午战争导致中日关系的逆转
C.各国列强对中国遭遇的同情D.甲午战争中国对日本的鄙视
10 . 1898年,清政府首次议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成立商部,设注册局,并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鼓励投资和规范运作的工商业律令。清政府采取上述举措带来的影响是
A.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发展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中国近代法律实现完善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2020-09-09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