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主要登载讨论洋务的文章,内容涉及铁路、工商、学校、兵制等。“报开两月,舆论渐明。初则骇之,继而渐知新法之益。”据此可知,《万国公报》(     
A.是政府宣传洋务的重要工具B.促成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C.宣传内容已为时人广泛接受D.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担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洋务派的下列活动中,最能体现其初衷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D.培养近代人才
2024-02-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因辅助左宗棠镇压太平军和收复新疆有功,被清廷授予布政使衔,官居二品。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时,采取了“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吸收私人资本入股,后来私人资本更是超过“官股”。这表明(       
A.近代政商之间存在合作互惠关系B.洋务运动促进了官僚资本主义发展
C.晚清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明显增强D.近代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
4 . 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A.国家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沿海地区商品流通活跃
2024-02-27更新 | 45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2年7月,李鸿章改轮船招商公司为轮船招商局,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这一布局(     
A.促进中体西用思想全新发展B.成为晚清走向全球化的标志
C.凸显出通商口岸的经济价值D.体现民族工商业现代化特征
2024-02-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世纪60年代后期,洋务派认为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响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天津机器局C.上海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
2024-02-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60年11月,一名清朝官员上奏以“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而忘备”为至虑,倡“师夷智以造炮制船”之说,遂设安庆内军械所并规划建造上海机器局。此举旨在(     
A.加强军备,以勤远略B.造炮制船;以剿发逆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取彼之长,巩固统治
2024-02-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4届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是洋务派创办的部分企业简表,这类企业的创办

开办

单位名称

行业性质

1878

唐山开平矿务局

采煤工业

1881

承德平泉铜矿

金属矿与冶炼工业

1878

华盛机器纺织总厂

纺织

1872

轮船招商局

交通运输

1880

上海电报总局

通信

A.体现了统治者的“自强” 目标B.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D.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高涨
2024-02-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从1852年至1854年,清廷总计向湖南、江西、安徽等14省委任了289位以编练、团练为任务的在籍绅士为“团练大臣”,和地方官员一起分掌地方行政权力。这反映了(     
A.列强侵略冲击地方基层治理B.晚清政府试图重建中央集权
C.晚清近代化徘徊中艰难起步D.战争推动地方权力结构改变
2024-02-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认为:“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蒋介石则称:“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显豁),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由此可知(       
A.立场不同影响历史结论B.蒋介石的观点更加真实客观
C.历史评价标准尚未统一D.不同评价都是历史事实呈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