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3年,山西等地的票号一再命令江南各据点紧缩业务,撤退资本;1855年,这些票号更是从江南地区纷纷撤庄,导致了各城镇间出现汇兑不通的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战争加速了传统金融的萎缩B.商业经营形式快速更新
C.商帮积极抵抗英法联军侵华D.货币紊乱影响经济秩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

——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曾国藩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 60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破坏,国家税收的减少,大量人口的丧失,故清政府无力主持社会的重建工作,地方社会随即发挥了非凡的动力,诸如慈善、治安、防卫、宗教等工作,社会便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力量削弱B.地方自治形成完整体系
C.清廷统治土崩瓦解D.清廷积极推动地方自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正当清朝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市,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英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极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熙皇帝虽不是“西学中源”说的首倡者,但是他的提倡却极大地影响了这一观点的传播。黄宗羲肯定“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王夫之承认西学多“剽袭中国之余绪”。

——摘编自葛荣晋《“西学东渐”与清初“中西会通”的科学观》

中西学并举的典型做法是将中西学知识分别按照其各自分类体系合并到一个新知识框架之中。如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将知识分为中学”“西学两类;1883年王韬在《变法自强》中提出的八科方案,将知识分为文学(中学四科)和艺学(西学四科)两类。

——摘编自郑云艳《中西文明互鉴中的三种知识汇通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学者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洋务自强运动期间,慈禧太后虚应故事地支持李鸿章的现代化计划,并允许反对势力攻击李鸿章也不加惩处。同时还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容许甚至怂恿保守派的“清议”来牵制进步人士。这在本质上反映了慈禧太后(     
A.猜忌汉族官员B.加强官员监督C.不思改变危机D.抵制洋务运动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内容出自哪一纲领性文件,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8 . 下面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80年代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术明显高于日本的横须贺造船所,上海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初的20年间获利甚丰,湖北织布局转为民办后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A.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B.满足了晚清财政支出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巩固了晚清封建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2年11月,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此后,在1872年至1895年这段时间内,洋务派创办了大量的燃料原料、交通运输、电报通讯、机器纺织等近代民用企业。由此可知(     
A.洋务派力图实现国强民富B.向西方学习深化到了制度层面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