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9 道试题
2024高一下·河南·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

——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说明魏源对“夷”的认识,并指出“制夷”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90年《申报》指出:西人制造洋货在我国销售,“以其所有易我中国之所无,中国之人喜新厌故,无不趋之若鹜,是不啻以中国之利源,悉听西人之取携,而我亦莫之抗也”。其意在(     
A.倡导振兴乡村的传统手工业B.强化国人的市场竞争意识
C.反对列强在华设厂倾销商品D.肯定“实业救国”的社会潮流
2024-05-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为1859、1860年上海口岸出口货物统计表。表格内容可以说明当时(       

丝绸茶叶
1859年8.7万包(上半年)5550余万磅(全年)
1860年6.2万包(上半年)2550余万磅(全年)
A.洋务运动发展挽回了部分利权B.自然经济解体进程加速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农民战争影响对外贸易
2024-05-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百所名校二轮复习联考(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的研究成果。据材料可知(     
研究史实人物研究视角结论
洋务运动萧一山民族自觉晚清“维新运动”历时八十年
蒋廷黻近代化开启“全盘西化”步伐
钱穆民族文化“中体西用”再好不过
A.时代差异决定历史结论B.历史事件难以形成定论
C.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D.政治立场制约历史研究
2024-05-1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统计,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的几年间,江南地主、富商及大量逃亡人口涌入上海。上海租界和一些地方的地价平均上涨了约十倍以上。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B.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鸦片战争的爆发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24-05-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二)-高中历史
6 . 1880年初,清廷再起武力收回伊犁的呼声。3月,李鸿章上《请拨海防经费折》,该折称:“西北一有催求,羽檄立至”,而建立海军“终因款不应手,多成画饼”。这反映出(     
A.部分士人具有成熟的边疆观念B.政治体制制约洋务运动的进程
C.清廷财政危机阻断了海防发展D.重塞防轻海防的传统观念存续
2024-05-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逐渐产生国家主权意识D.始用国际法改订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官佐从儒生中挑选,兵丁从朴实务农类人中挑选,官兵俱来自湖南省,以捍卫孔孟传统为使命。同时湘军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对招募他们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则矢志效忠曾国藩。这表明(       
A.儒生构成了湘军的主体力量B.中央政府的权威潜藏挑战
C.旧有兵制开启近代化的转型D.太平天国动摇清廷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洪秀全在分析“万国一家”的原则时说:“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这反映出洪秀全(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面为1851年至187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注:1853年厘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在水陆要道设关卡对来往货物征收一定的货物税
A.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能动性B.折射出清王朝的统治存在隐患
C.促进了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D.瓦解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2024-05-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