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9 道试题
1 . 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史料指出日本通过该条约获得的赔款对日本最有利的影响是(     
A.增加了日本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D.有利于日本的资本输出
2023-1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清朝原有的军政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为挽救危局,清朝最高统治者被迫起用有救时之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兴办洋务,一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开始涌动于古老的中国封建机体的内部。该学者意在(     
A.全面阐释洋务运动兴起原因B.揭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影响
C.揭露晚清统治者的腐败无能D.肯定清政府自我调整的成效
2023-12-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左宗棠有感于单纯从上海采运洋枪洋炮运道太长、费用太巨,于1873年创建了兰州制造局,延请广东、浙江等地的工匠仿制西方新式枪炮及其配套弹药,使兰州变成了一个积蓄军火的大本营。左宗棠此举根本目的是(     
A.抵制列强经济侵略B.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完善近代军事体系D.推广新式生产模式
2023-1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仁玕主张“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他认为地下矿藏“虽公共之物,究亦枕近者之福”,应当允许私人投资开采。洪仁玕的这些主张(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增强了太平天国经济实力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分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近代中国生活方式的变迁B.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演变
C.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变革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023-1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7年,奕䜣等人鉴于“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这一事实,商定在同文馆的外文各馆之外,再设一个天文算学馆,聘请西洋人担任教习。大学士倭仁反对科举出身的士子师从“夷人”,认为这样会动摇国本,终至“变夏于夷”,有亡国之患。这可以用来说明(       
A.顽固派固守传统经济模式B.中体西用难以推动近代化
C.华夷观念不利于西学传播D.洋务运动的社会基础薄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多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有3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报道分析最合理的是(     
A.这是清末新政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措施B.留洋学生由于留着辫子被误认为女性
C.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D.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
2023-1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打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枪”。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五载,创办近代企业的同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开化。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洋务运动引进的“西学”在实践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有着标志性意义。

----摘编自李登辉《洋务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和启示》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9年,某报告中写道“(汉阳)铁厂之售钢轨,余利有限,盖外洋各铁厂以中国为其溢货之市,贬价迁就,以争夺销路。”该报告折射出,汉阳铁厂的创办(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满足了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C.杜绝了西方国家倾销钢铁D.为国家挽回了一定的利权
2023-1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地区部分学校天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战败后,有志之士与清廷高级官员都开始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上利益。这一时期的海权思想,以魏源、李鸿章、郑观应三人最具代表性。(如下表)

人物

海权思想介绍

魏源

第一层是议守,也就是在战术上如何防御海上来敌;第二层是练兵,这里所谓的“兵”指的是现代化军队;第三层,是利用国际局势(以夷攻夷)与海外广大的华人力量,对英国形成战略包围网。

李鸿章

经手的洋务项目重要的部分系“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也就是说李鸿章的事业重心在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海军。主张建立具备规模的舰队,可以在大洋之上与列强争衡,是李鸿章与魏源早期近海与河口防御主张最大的不同之处。

郑观应

航运绝不可以操诸外人之手,如果利润被他国船队抢占,将会重伤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查泰西国例,通商之船只准径到一埠,其余沿海、沿江乃本国民船自有之利,外人不得侵夺。今各国轮船无处不到,获利甚厚,喧宾夺主,害不胜言。”

——摘编自王立本潘是辉《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建构与发展初探(1848—19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人海权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权思想发展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