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证券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
C.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D.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
2019-12-26更新 | 351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2 . 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关于甲午战争的评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鲁伯炮,所以,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它是内战和示威用的以及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军队
A.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队
B.只学西方的军事技术
C.军事实力比日军先进
D.更适合对外防御侵略
3 . 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2019-11-15更新 | 246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B.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C.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
2019-11-15更新 | 617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蒋廷黻先生说:“我们近代对付西洋的方法不外采用西洋枪炮及雇用西洋的军人。西人近代对付我们不外学我们疏通衙门的秘诀,且雇用汉人替他们跑衙门。”中西方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化
B.淡化了近代中国的屈辱
C.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
D.阻碍了西方的侵略步伐
6 . 晚清顽固派曾这样评论洋务派:“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由此可见,这两个派别(     )
A.对待西学的态度相同
B.维护清廷的方式不同
C.阶级属性不同
D.根本目的不同
7 .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2019-10-18更新 | 468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甲午战争前,光绪帝要求“厚集兵力”,认真备战;慈禧反对贸然应战,支持斡旋求和;李鸿章奔走于英、俄等国公使间,企求列强出面调停。该现象
A.表明近代化努力效果显著
B.说明甲午战败有其必然性
C.反映了列强之间矛盾尖锐
D.体现出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9 . 对于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硝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这段话反映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2019-09-15更新 | 1288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