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清政府官员关于洋务企业创办的一些思想主张。这些(     
人物思想主张
郭嵩焘主张“通官商之情”,认为矿产乃“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为督率”。
左宗棠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有的实之户不搭洋股者呈资入股,应准承课充商。官本既还,止收岁课。
A.已突破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B.有利于遏制官僚资本主义的扩张
C.意欲革除洋务企业固有弊端D.适应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现实需要
2024-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它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自1913到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的价目表,亦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向工业化的前途发展。


1913年1921年
纺织机器643000两5109000两
农业机器113000两21192000两
其他机器3700000两26732000两
附属机器50000两931000两
合计4506000两53964000两

——摘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列举其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在武器方面所作的具体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机械输入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中国近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2024-0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外资在华企业的投资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列强(     
业别外资资本/元总资产/元
船舶修造业4,943,0008,120,000
砖茶制造业4,000,0005,600,000
机器缫丝业3,972,0005,309,000
其他进出口加工业1,493,0001,938,000
A.在华开展非法经营活动B.联合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C.在华投资环境明显改善D.借助洋务企业牟取暴利
2024-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摘编自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

年代“天朝”使用频率“中国”使用频率
道光最初1050余次不满10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道光十七年四月65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614
咸丰《筹办夷务始末》前五卷约5逐渐取代”天朝”
光绪几乎不用

——摘编自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外国称呼的演变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称的变动及其影响。
2024-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助捐”是清政府要求洋务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无偿捐款。下表是轮船招商局的部分“助捐”情况。这些“助捐”(     
时间助捐项目金额
1878年县捐18 000 余两白银
1879年筹防捐15 000 余两白银
1890 年江浙县捐20 000 两白银
A.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B.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
C.反映了洋务派热心公益D.体现了洋务企业的社会担当
6 . 晚清时期“外洋”词义同时具有指代中国管辖区域和外国的含义。下表中“外洋”不同含义使用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清实录》中“外洋”不同含义使用频率及含义统计表

嘉庆朝(1796—1820)

道光朝(1821—1850)

咸丰同治朝

(1851—1874)

光绪宣统朝

(1875—1911)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74

4

141

19

27

25

8

148

A.天朝上国观念崩塌B.中外交涉事务频繁
C.中国被动学习西方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2024-01-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末俄国部分报纸的内容摘编,俄国此举意在(       

时间

报纸名称

内容

1894年10月

彼得堡报纸

“俄不如合英、法二国剖分而食之”

1895年年初

《新闻报》

鼓吹利用当前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

《新时代》

“在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建成以前,我们现有的边界绝不是固定不变的界线……为什么俄国就不能在太平洋沿岸取得一个立足之地”。
A.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与英法两国结成军事同盟
C.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政府D.营造瓜分中国的舆论氛围
2023-1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如下表所示,呈现的是近代以来清政府的华侨观念和相关政策的发展演变,对此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阶段内容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汉奸”。
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苦力”。
1876—1892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
1893年以后清政府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
A.体现了国家的近代化B.源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顺应了世界民主潮流D.华侨的“人权”得以维护
2023-12-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申报》记载的1882年清廷内部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     
主张
张佩纶助越之势,沮法之气,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
李鸿章深入鏖战,恐无把握,兵轮船本少,又未经战阵,海上实未可与争锋
A.对法国作战还是求和B.进行海战还是陆战
C.学习技术与学习制度D.捍卫传统还是变革
2023-12-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洋务派民用企业大致有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洋务派民用企业(     
民用企业类型主要涉及行业典型企业
围绕军事工业需要建立起来的民用企业炼铁业、炼钢业以及开矿业等开平煤矿等
筹建时打算既为军事又为民用,后来逐渐转为以民用为主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上海轮船招商局等
与军事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的民用企业棉纺织业等兰州机器织呢局等
A.以抵制列强资本输出为目标B.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
2023-11-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