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出现以反对外国宗教侵略为核心的反侵略的群众组织一义和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30日,山东巡抚张汝梅在奏折中说道:“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练拳是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吸引群众参加,并迅速形成一支反帝爱国的洪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义和团首先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了各地义和团的认同,从此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加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关伟《19世纪末20世纪初奕助外交活动真相》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815日)凌晨,侵略军由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等处相继攻破北京城,扑入使馆区,并有一部由前门入内城。几乎同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皇后、大阿哥及少数王公大臣,由神武门出西直门,仓皇奔逃。在经历了失陷最初几天完全失控的屠戮、焚烧、抢劫和奸淫之后,侵略军在当地建立起殖民统治秩序,对北京皇城、内城和外城各街区实行分片接管。

——摘编自戴海斌《“无主之国”:庚子北京城陷后的失序与重建一以京官动向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性质。
(2)指出材料二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发动者的目的。
2 . 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3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的基督教狂热和义和团的反基督教狂热,“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却大体一致。太平天国封王,义和团奉旨造反”,大闹京师,不仅反“洋教”,而且对戊戌维新反攻倒算。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两者在本质上都不利于现代化B.义和团盲目排外愚昧无知
C.二者都是西学在中国的异化D.太平天国推动了文化更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
A.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来这块克林德碑,是庚子年议和时设立,向德国赔罪的。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为(此)须要中国在克林德被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1918年陈独秀《克林德碑》

材料二   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然而一般人不但忽略了他的重要,并且对他怀着两个错误的观念:

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憎恶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第二个错误观念:以为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列强不应因少数人之故惩罚全中国人民以巨额负担。他们不曾统观列强侵略中国,是对于全民族的,不是对于少数人的;剧烈的列强侵略,激起了剧烈的义和团反抗,这种反抗也是代表全民族的意识与利益,决不是出于少数人之偶然的举动。

——1924年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义和团评价有何变化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历史学家有时也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学家往往修正自己的史学观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2020-11-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由于义和团运动盛期的民族信仰狂热和“剿灭洋鬼,的狂热都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之上,所以它们不仅在运动失败之后急遽瓦解,而且更进一步普遍堕落为极端的恐洋或崇洋。这反映了
A.“扶清灭洋,违背现代化潮流B.义和团运动助长盲目崇外心理
C.仇外心理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D.国民心态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
7 . 1902年,严复评议义和团运动时说:“庚子妖民愚竖……特愚妄愤庚,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严复旨在说明这一运动具有
A.爱国性B.排外性C.落后性D.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末,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卖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基督教义与儒家思想相悖
C.传教活动威胁清政府统治D.当时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9 . 1900年6月,在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议定东南互保章程,其中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清政府统治根基有所动摇B.南方各省督抚维护列强利益
C.列强在华侵略毫无阻碍D.南方各省地方政府对抗中央,希图独立
10 . 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拳匪”代拟的合约: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六、康有为回国治罪。……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该合约说明了
①坚决拥护清王朝统治   ②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③主要斗争对象是外国列强   ④与近代化潮流格格不入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