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在《直报》上相继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重要政论文章,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批判封建传统观念。据此可知,严复(     
A.认识到西方政治的进步性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改良思想
C.明确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D.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严复将英国学者约翰·穆勒的名著《论自由》用文言译作《群己权界论》,书中论述:公域讲权力,私域曰权利;公域讲民主,私域言自由。这就是“群己权界”,并道出:两害相权,己轻群重。下列革命可能为严复所推崇的是(     
A.法国大革命B.英国光荣革命C.中国辛亥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严复认为:“有一道于此。是以愈愚矣,且由是而疗贫起弱焉,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何则?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这一思想观念(     
A.冲破了华夷观念的藩篱B.洞察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
C.表达了改良政体的诉求D.饱含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感
4 . 严复指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群与群争,弱者常为强食,愚者常为智役。……此所谓以天演之学言生物之道也。”严复的这一思想旨在(     
A.激发国人的竞争意识B.引入西方进化论思想
C.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甲午战争后,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希望改革变法。1898年,谢赞泰根据晚清危局创作了《时局图》。这些情况反映出当时(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的破产失败
C.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D.国人寄希望于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严复(1854年-1921年),1877年,严复作为首批清朝海军留学生之一,前往英国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当时,英国处于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对严复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不能单单只学习技术。而应以更深刻的视角看待民族救亡问题。此后,严复废寝忘食地探索西方资本主义各个领域的思想学说,寻找西方列强富强的根原。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灭的惨剧深深刺痛了严复,于是,他开始翻译和介绍西方的先进思想,著书立说意图唤醒沉睡的国人。1897年,严复空成了其译著《天演论》,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浪潮。严复翻译《天演论》并非为阐释生物学领域的进化意义,而主要是出于民族救亡的目的,借助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解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摘编自王丽泽《严复民族救亡思想研究》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已任。严复翻译的大部分著作都在该馆出版。尤其是《天演论》,至1927年共印行32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当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商务印书馆还非常重视教科书的出版。虽然当时还是清朝,但在这些教学作品中无一“忠”或“君”字,而是体现出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这无疑促进了观念的极大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助产”和保卫了辛亥革命。商务印书馆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如蔡元培、叶圣陶等都曾在这里工作。

——摘编自张守涛《那时的商务印书馆》


(1)据材料一,阐述严复救亡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留学生及出版机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严复意识到引导女性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女性的体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问题,主张对女性解禁缠足,使之认识到“天下兴亡,夫女有责”,并担负起强国富民的重任。这一思想
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C.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D.推动了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
2022-06-27更新 | 215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严复:“人们不能不佩服严复先生目光如炬,在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的西方典籍中所选译的那薄薄几册,却都影响重大,引起中国思想界长久且剧烈的振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翻译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潮流B.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C.创立了适者生存的理论D.备受维新人士的推崇
2022-05-24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现象。
2022-04-30更新 | 46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达尔文进化论在20世纪初受到了美国人的抵制,他们认为达尔文的理论会引起社会道德的衰败,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广泛接受,而在这之前生物进化论在中国已经“不胫而走”,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自然科学的传播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
B.进化论摧毁了美国神学权威的价值观
C.进化论与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相背离
D.进化论符合中国破旧立新的社会需求
2022-03-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