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末,严复以牛和马为例阐释自己的体用观,说牛有牛的“体用”,马有马的“体用”,牛的“用”是负重,马的“用”是竞走,不能让马去负重,牛去竞走。这一观点
A.意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纲常名教B.沿袭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
C.旨在论证进行制度变革的必要性D.传播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出版,给了当时的中国人当头棒喝。天演淘汰、适者生存的观点成为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切革命派的重要精神食粮,激励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推动了甲午战后几代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奋斗。严复的进化论思想
A.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C.利于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D.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
3 . 严复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论证“自由为体”的合理性,将自由视为生物进化、人类进步的标志。“民主为用”是指民主政治是自由的产物,是实践自由的理想场地。严复在多篇文章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平等、尚贤﹑隆民。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旨在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民智B.揭露中体西用的顺序错误
C.用西方的科学民主来改造中国D.宣扬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午战争后,严复编译《天演论》,在译述时,严复写了序言并加了不少按语,认为“物竞天择”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他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
A.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B.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C.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D.是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83年,丁韪良在同文馆作有关西学的演讲时道:“盖天地之生物,皆次第经营而成……一在择配各物之形,偶有变异,必求其同形者配合之……一在强弱以决存亡,盖天时之寒暑,地势之高下,逐渐改变,惟物类之形体相宜者强而能存。”这一西学理论        
A.引起了民众普遍恐慌B.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
C.动摇了封建神学统治D.造成了思想领域混乱
2021-11-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21-11-09更新 | 129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胥黎在《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中写过《〈物种起源〉是怎样被接受的》,他说:“进化论哲学过去被囚在一所监狱中,那里是一些被憎恨的和许多人希望成为被人遗忘的东西。现在,进化论哲学以登上世界思想宝座的姿态从这所监狱走出来了,对于注意时代标志的人来说,这乃是19世纪最奇异的事件。”

——摘编自王天根《生物进化论与斯宾塞社会进化观念的学理建构》

材料二   达尔文的社会学信徒将生物进化论套用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就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一思想在英美等国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国家利益不断受到损害,中国学者严复于1897年翻译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摘编自《社会达尔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进化论"登上世界思想宝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看法,并分析其对西方和中国的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2021-10-3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省略了原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进化论”,比较集中地论述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倡导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富有生机的、新的进化伦理观念。这反映出严复
A.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愿望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C.未能完整理解进化论思想D.要求道德重建和人格重塑
9 . 进化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至迟在19世纪80年代已被初步介绍到中国,但其仅仅是众多科学理论之一种,并没有得到中国知识界的特别重视,到了90年代,“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科学救国获得国人认同B.救亡图存转向制度层面
C.寻求变革成为时代潮流D.知识界开始重视进化论
10 . 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指出:“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于是其于朝也,则建民主,开议院,其于野也,则合公司,用公举……。于是而期之以十年,吾知中国之贫与弱有弥甚者。”材料表明作者
A.主张积极学习西方B.反对因循守旧保守落后
C.批评盲目仿效西方D.认为变法图强迫在眉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