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清政府曾于1911年11月3日宣布“宪法十九信条”:皇帝之权、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依国会之决议;……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布;宪法改正提案之权属于国会。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B.预备立宪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
2024-04-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革命党内有人向其建言:“我们向袁世凯示好,是为国家大义,并非向他屈服求和。如果先生您高风亮节,效法尧舜,使中国不动干戈而获共和,避免太平天国汉人内战之覆辙,后世历史,将公论先生为一代伟人!”这一建言代表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主流意见,得到了立宪派和英国等列强的广泛支持。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终结B.立宪派联合列强主导了革命进程
C.革命派对革命的艰巨性认识不足D.袁世凯完全认同三民主义的追求
2024-02-2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部法律时说:它确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20世纪初亚洲各国中最民主、最有影响的民权宪章。这是因为该法律(     
A.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B.在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C.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意义D.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24-02-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这是中华民国发布的一枚纪念章,上面写有“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等字样。该纪念章是为了纪念(     
A.黄花岗起义B.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D.二次革命
2024-0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公”“私”关系的讨论和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说,曾经使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启蒙时代”。……但黄宗羲们没有真正地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他们也没有设想出一个权力更替和权力制约的机制。急剧的改朝换代,决定了他们的“待访”必将成为一种“空守”。因此,对他们思想的启蒙色彩要做仔细的检讨,或者说他们的启蒙意义要到晚清才得以真正展现。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权宪法,第一次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的宪政理念,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立宪的新篇章。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否定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从而树立了帝制非法和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民主主义潮流的大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袁兵喜《权利与权力的规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宪政理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公’‘私’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概述黄宗羲思想所具有的“启蒙色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B.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D.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2024-01-24更新 | 6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是(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国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1-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优秀文学作品既饱含情感之真和道德之善,亦具有史料价值。下列诗文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②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③年年风雨惯悲秋,今岁秋风散尽愁。郢唱一声天下和,居然光复旧神州。
④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古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2023-12-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民族资产阶级势力,从十九世纪末叶逐渐成长起来。二十世纪初叶,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并分化为左右两翼……在全国人民反抗外辱、自强图存的影响下,他们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建立一个适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

——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南京条约》为例,论述外国人是如何通过该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并从社会性质的角度,说明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该“自强运动”的名称,并说明“他们不彻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在二十世纪初叶,民族资产阶级势力所付出的努力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023-12-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某文献记载:“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据此判断,该文献是(     
A.《民报》发刊词B.《钦定宪法大纲》
C.《清帝逊位诏书》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