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体制能否嫁接

材料一: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如火之燎原,11月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通电上说:“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此一模仿美制的建议,随即得到武汉方面的完全赞同,认为那确是一定不易之法。

材料二:事过百年了,我们今日回头看去,这个美国模式从兴中会开始,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之时,都被新派人士视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万灵法宝。在孙文主义的各种著作里,中山都不断地慨叹他的道不得行,革命尚未成功,都是信徒们没有去实行他的主义的缘故。其所以然者,实在是党员们知识水平太低,要实行一项新的政治体制,先得认识这项体制,有知才能行!

——摘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材料三:面对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种种光怪陆离现象,人们有理由追问,西方政治体制到底怎样发生、发展?它能够像树木一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移植吗?即使能够移植,中国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条件适合吗?即使上述条件已完全具备,当时的革命党人掌握移植技术的能力究竟如何?

——摘自邹牧仑《长河落日》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先生模仿美制为解决中国问题做了哪些努力?
(2)什么史实可以突出说明孙中山先生所慨叹的“革命尚未成功”?你认为辛亥革命是否成功?
(3)你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后中西体制能否嫁接问题的?
2020-05-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缉美追欧,旧邦改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问题
(1)“亚东开发中华早”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华民国在亚洲的地位?
(2)“缉美追欧”说明了中华民国的体制特征?
(3)“旧邦改造”,事实证明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试举两例证明?
(4)中华民国当初“锦绣河山普照”、“世界和平永保”的愿望最终实现否?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百年辛亥】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设计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中山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
4 . 百年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化

有关近代化在中国的起步,学界以下一种看法:经济的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起步于维新运动,而文化的近代化则略早,起步于“西学东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观点将洋务运动定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起点的依据会有哪些?
2)早期的维新派本就脱胎于洋务派,那么说他们由洋务派转变为维新派的理由是什么?为何维新运动会被认为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起步?
3)请从近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辛亥革命
4)你认可“中国文化近代化起步于西学东渐”这一观点吗? 如果认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认可,请你就中国文化近代化起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
16-17高二下·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名校
6 . 媒介与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上海,商店伙计每日争阅报纸,其不得者,数人聚看一张,或一人读给余人听,顾客与店员隔柜讨论光复与共和,延迟买卖。

——沈亦云:《亦云回忆》上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材料2:浙江嘉兴的茅盾因为同学出校偶尔在火车站买到了一份车上旅客转手的“上海报”,知道了武昌起事的消息。十五岁的他陪过一个颇“革命”的教员去火车站等过“上海报”。

——瞿骏:《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材料3:川人郭沫若认为像赵尔丰这样的倔强之人居然把四川和平地交移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上海报营造的革命形势大好,清廷已经灭亡氛围的影响。

——瞿骏:《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问题:
(1)材料中所提到的“上海报”持怎样的政治立场?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例持这样政治立场的报刊名称。
(2)试从受传对象、传播效果来探究报刊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3)依据上述三则史料说明报刊对辛亥革命的推动并说明理由。
2019-10-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一个王朝的末日镜像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问题: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清朝遇到了哪些危机?
(2)你认为孙宝琦作为一个旧式的官僚为何会提出“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的主张?
2019-09-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十三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的定格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时扬州有个上了年纪的盐商专程到南京见孙中山,孙中山亲自接见了他。见面后盐商马上要跪拜行礼,孙中山抢步上前扶住,告诉他民国不兴这一套。盐商大为感动,回去后告诉家人说:“我今天才真正看到了民主!”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何时?     
(2)孙中山当时的身份是什么?       
(3)请用史实说明孙中山为何说“民国不兴这一套”?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盐商说“我今天才真正看到了民主”的理解。
2019-08-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0 . 辛亥革命百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辛亥革命后的图片资料

图一:清帝退位诏书                                           图二: 剪发辫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
(1)图片证史请根据提问解读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
图一:退位诏书的清帝是哪一位?
图二:剪发辫与哪一政策有关?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影响?
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说明社会的什么进步?
材料二:不同的人对这场革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历史学家胡绳对此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200字以上)
2016-12-12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