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2023-08-15更新 | 79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私立启明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材料三   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是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

——摘自《李大钊全集》第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近代哪两次思想运动?他们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李大钊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2023-04-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其根本目的是
A.批判和否定传统儒学B.将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C.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D.思想启蒙,巩固共和制度
4 .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体现着两种态度的典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指出,教育要“以适时为兴废,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这表明他主张
A.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思想B.培养适应现实需要发展的人才
C.培养受教育者的民主精神D.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2021-04-01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书认为:“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使报刊工作日趋活跃,五四运动后出现迅速发展的局面。”这主要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D.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7 . 1917年李大钊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确立了中国的民主政体B.催生了中国的民主思想
C.彻底摧毁封建专制思想D.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2021-02-02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试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材料三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