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和求富B.“扶清灭洋”C.民主与科学D.“三民主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启蒙的根本含义是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戊戌启蒙运动并没有抓住这个话题。那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势就不同了,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

——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就连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批判。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摘编自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主旨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确立了“天下归心”的文化立国战略,着力“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四夷”开始与“华夏”相对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华夏居中、夷狄环绕四周”的天下格局开始形成,天下遂成为制度和文化的世界。在诸子长达百年的争鸣中,却一致倾向于“大一统”,为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思想基础。至此,天下观实现了世界观、文化观和政治观的融合,成为影响中国人最为深刻、持久的传统观念之一。

——据李宪堂《“天下观”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生成》

材料二   1840年开始,中国人开始在实践和认知两个层面上走向从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国家观的艰难转型。西方的征服以至几近“亡国灭种”的经历,开启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革命,这是一场观念、制度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培养民智,促使“臣民”向“国民”转变,改变“柔性疆域”意识,树立领土主权原则,建立现代政府,内争民权、外争国权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初步完成。

——据王鸿生《论中西文明中的天下观和世界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国天下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近代前期国人探索近代民族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历程。
4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进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表现?
(3)据材料三,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为什么说“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2021-02-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7年李大钊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确立了中国的民主政体B.催生了中国的民主思想
C.彻底摧毁封建专制思想D.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2021-02-02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只要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这说明
A.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B.提倡白话文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
C.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D.文言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
7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该杂志作为史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百日维新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新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