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功和五四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中国文化生态发生质变……儒学被进一步妖魔化,成为封建文化的同义语,成为文化革命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是先近青年中最时兴的口号。

——摘编自牟钟鉴《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并简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学说对封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儒学成为文化革命对象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3)结合现实,谈谈弘扬儒家传统文化在当今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2 .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5·卷的《偶像破坏论》中指出,要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和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此观点体现了
A.民主意识B.科学精神C.自由观念D.崇洋心理
3 . 民国初年,倡导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到1920年,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加剧B.新文化运动的洗礼C.政府政策的转变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