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家书是历史的记载与传承,从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的责任担当。品读以下家书,回答问题。


(1)据家书1并结合所学,李鸿章家书中所述“受外人之凌辱”具体指什么事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挽救国家的颓势?
(2)家书2中“沪战数月”指发生于哪年的什么事件?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2-01-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到敌人后方去”B.“攘外必先安内”
C.“对日寇最后一战”D.“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2021-10-12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今中外,制度的借鉴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三三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各根据地创造了很多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民主投票方法。比如:对于识字者,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画杆法:不识字的,采用投豆、举胳膊等方法。这些措施
A.激发了民众团结抗日的热情B.实践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指导理论
C.凸显了工农政权的制度优势D.初步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021-09-24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抗日战争时期取得平型关大捷的中共军队名称是
A.工农革命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D.人民解放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抗战时期,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试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壮举
①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②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在华的兵力
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④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共某次会议,作出了抗战时期党的行动方针和基本任务的战略决策与总体规划。其“全面抗战路线”的确立及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军事战略的制定等、都对实现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021-05-17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年11月,八路军第一五师进入山西五台山地区,经过一个多月游击作战,歼灭了日伪军2000余人,打退了日伪军对晋察冀军区的围攻。据此说明
A.游击战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B.抗战主要作战方式是游击战
C.八路军成为对日作战的主力D.日军进攻重点转向敌后战场
2021-05-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载,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除个别战役外,从总体来说,国民党军队打的是败仗,其防线由沿海向内地后退约700公里,从华北到华中后退约1200公里,丢失城市340余座,土地约100多万平方公里;日军也因战线拉长,无力作进一步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转入休整,对国民党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这说明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政策的恶果凸现B.中国军民巨大牺牲促使战略相持到来
C.国共合作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D.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计划最终破产
2021-04-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9年的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唱道:“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这体现了当时
A.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B.全国抗日教亡运动高涨
C.游击战是全面抗战主要方式D.文艺作品是抗战主阵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