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
2021-08-05更新 | 1450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2021-06-01更新 | 4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在远东部署了许多载有核弹的飞机,并露骨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于是,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自己的国防尖端技术,便成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一陈述《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

材料二 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这十年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们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发展尖端技术的战略重点,并分析此战略重点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作出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出调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
2021-04-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021-04-02更新 | 271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中美关系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3-06更新 | 266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 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中国不仅在口头上宣传和平,而且实际行动中也做出重要的努力。19551月,中国正式 接受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1964年,当美国派地面部队到南越使越战升级到“局部”战争后,中美之间的敌意和对抗骤然加剧。越南战争使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社会分裂和国内政治危机,国内“反战”的呼声此起彼伏,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动摇了美国的政治基础。60年代后期,苏联的实力和影响渐渐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更加深感不安。这时期新上任的总统尼克松认识到,必须结束越南战争,解决越南问题“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而此时的中国,出于抵消苏联威胁的考虑,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越南问题。这样,19722月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新的一页从此揭开。

——摘编自张威风《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前后期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8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 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下列对 新中国进行“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实施理解正确的是
A.得益于中苏建交的有力推动B.反映了新中国开始关注科技的投入
C.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D.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新中国国防实力
9 . 据下表可以推断出(     
1958年苏联故意拖延履行核协定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
1959年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能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
20世纪60年代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史,并于1964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向科学进军”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C.“大跃进”制约了科学技术发展D.中国原子能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