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下表是福建省诏安县1953~197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此表格信息整体上反映了
A.国家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对工农业的影响
C.工农业发展比例日趋平衡D.“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2020-10-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北京市民惊奇地发现:“反帝医院”改成了“首都医院”,“工农兵大街”也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地安门大街”,一些“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标语也被重新粉刷,换成了“世界人民大团结”。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说明
A.中苏关系由友好转为对抗冲突B.中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C.中美关系缓和并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已经实现
3 .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迈向正常化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意图联合中国制衡苏联
4 . 1971年4月,法新社评论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这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舆论伸出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新外交战略
A.意在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B.开始对外宣扬和平外交理念
C.开创了政府间交往的新途径D.具有改善中美关系的灵活性
5 .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缓和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A.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B.中法两国建交
C.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D.中日两国建交
6 . 如图为1958年现代中国发行的宣传画,漫画的发表旨在
A.强调中苏科技合作以共同对抗美国
B.宣传苏联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后盾
C.适应“大跃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激发发展科技的热情以适应时代需求
7 . 如图为1958年创作的宣传画《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这幅宣传画
A.力求在艺术创作领域贯彻“双百”方针
B.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C.突出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D.彰显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8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规定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该规定旨在
A.整顿企业秩序B.系统纠正“左”倾错误
C.稳定市场物价D.推动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9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新中国
A.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文化工作报酬优渥
C.淡化科学领域意识形态D.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2020-09-06更新 | 1221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1930年各国对华贸易总量比重(单位:%)


——据陈争平《1895—1930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等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965年的14.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33.4%,包括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

——摘编自彭波《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历程、成就、贡献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31年外国对华贸易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至60年代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现代中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9-05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