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费正清认为隋唐时期的中国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2022-10-25更新 | 163次组卷 | 129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2022-10-25更新 | 1292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4 . 1854年2月,《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交议会后因遭英国民众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撤回。但是这一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政府管理的低效和无能,1855年,新上任的首相借此直接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正式法令。可见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A.巧妙抓住了历史提供的契机B.保障了通过考试公平录用人才
C.得益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走向成熟
5 .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1855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1870年6月,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这一制度(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要求所有职位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C.任用的官员随内阁更迭而更换D.杜绝了政治腐败现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022-10-22更新 | 2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2022-10-21更新 | 225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
C.有效避免了决策失误D.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公分封,赐予诸侯的不仅有土地还有人口。如分给鲁国“殷民六族”,分给卫国“殷民七族”,都是原居住于首都殷的宗族。卫国封地在河南,鲁国封地则在遥远的山东。可见分封的首要目的是(     
A.防范殷商移民B.化解周人内部矛盾
C.保卫西周王室D.镇守偏远地区疆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袭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2022-10-21更新 | 62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