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初的唐朝,内部组织结构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近于至善,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的“互相制衡”械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专制体制.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

材料二 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已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亭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命人违选历代帝王事迹编成《帝鉴图说》(图)《帝鉴图说》自问世以来备受各阶层读者青睐,四百年间多次翻印传抄,至今有汉、满、日等多种语言文本传世。

(3)根据材料三的图文信息,概括《帝鉴图说》的特点。张居正以帝师身份位列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他能否像丞相一样威胁皇权?请简要阐述理由。
2021-06-07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一)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被写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
A.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B.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
C.完全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
2021-05-10更新 | 7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一)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万隆会议上,当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转移斗争目标、把矛头对准中国、攻击共产主义时,周恩来采取克制、忍耐、回避、不争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巧妙对策。周恩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顺利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扩大不结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
2021-04-06更新 | 495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二)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世纪初,英国下院中未领骑士称号的乡绅和市民代表渐渐超过骑士议员,成为下院议员的主体,下院议员的平均财产起码相当于上院议员的三倍。这一现象在本质上表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王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新选择B.下院超过上院掌握了议会大权
C.新兴阶级和旧贵族的经济实力变化D.议员选举资格发生了明显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时,方国诸侯要定期向中原王朝“贡士”,把有才能的人进献给王朝,贡士合格,其诸侯受奖励,贡士不合格,其诸侯要受到责备、甚至削地的处理。这一制度
A.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权利B.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
C.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管理D.为科举制产生奠定基础
2021-03-22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一)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6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核试验通过了制裁朝鲜的第2094号决议,中国投票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最受益B.美国反对朝鲜核试验
C.有利于解决朝鲜统一问题D.决议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主张
8 . 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1878年主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
1912年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
1919年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
1920年田纳西州成为批准该修正案的第36州,这标志着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支持,最终得以通过

A.共和主义原则
B.平等主义原则
C.联邦主义原则
D.孤立主义原则
9 . 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96年出版的《中国环行记》中,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评价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评价中国的科举制:“……(柏拉图若与科举同时代,科举制)这个方法柏拉图将会很感兴趣。”

——刘海峰《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举制令人钦佩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威尔·杜兰特认为柏拉图对科举制“将会很感兴趣”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下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泰西(西方)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2)材料二中试题内容折射出清末科举注重选拔怎样的新式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式人才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项选官制度之所以盛行一千多年,原因就在于它留下合理的内核和竞争的精神……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变迁了,合乎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潮流即考试、竞争制度却长期被推行。……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遴选机制对近代西方文官政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科举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张佳杰、丁凌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论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3)科举制度留下的合理的内核是什么?你如何认识它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与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