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9年底,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声明“人民解放战争业已获得了决定性的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正式要求联合国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力。赖伊以电文并非来自联合国会员国为借口,拒绝向大会散发电文副本。这表明(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B.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联合国处于美苏大国的控制下D.新中国力争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2024-05-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秦汉时期,人们习惯把家族、宗族视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单位,对“以族举德,以位命贤”也有更大的接纳度。给官僚子弟以入仕特权,人们觉得那是人之常情;屡出贤官的家族,被认为能继续提供德才兼备的子弟。由此可知当时(     
A.官僚政治尚不成熟B.宗法制度仍在延续
C.门阀士族已经形成D.察举制度形同虚设
2024-05-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陕西宝鸡·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计,是由下级行政长官向上级定期报告有关统计数字的制度,战国时应运而生,秦汉基本因袭,户口调查始终是关键内容。尽管西汉的户口资料在东汉初年可能已残缺不全,但班固《汉书·地理志》中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户口数仍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据。这项数字包括西汉政权设置郡县、直接统治地区的户口总数:12233062户,59594978口;103个郡或国分列的户口数;长安等5县的户口数;宛县等5县的户口数。由于西汉的赋税对象包括3岁或7岁以上的全部男女人口,因此这项数字还是公认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准确的数据之一、

材料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筹备宪政的一项措施,设统计司制定全国人口普查计划, 并向各省发出了详细要求和标准表格, 由新建立起的警察系统执行。两广总督袁树勋要求将此次调查户口“拟酌缓至乡镇巡警编设及识字学塾较多之时再行补办”。广西巡抚在奏折中说:“桂省幅员寥阔, 村落零畸, 兵雙迭经, 流亡未复,调查户数较他省为难。加以民智额愚,人心浮动, 未悉调查宗旨, 将有抽丁增税之疑, 办理稍未得宜, 易致滋生事故。”这次普查匆匆开始、草草了事,但它是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均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三   1952年,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准确的人口数字,因此国家统计局筹备并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很多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普查员还配备了农历干支或民国纪年的换算表,虚岁也一律折为周岁。195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其中城市人口占13.26%,男性占51.82%,17岁以下的青少年占41.1%。

——摘编自陆新蕾《从筹备到实施: 现代人口普查在中国(1936-196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 简要说明“2年户口数”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古代户口调查相比, 晚清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 并简析其“草草了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2024-04-09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024·福建三明·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     
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
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
2024-04-09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毛泽东等人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思想,在创办学校时规定:“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1922年,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最低工资等。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区劳动教育政策的导向开始逐步向与工业生产相结合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劳动教育政策的重点是为促进工农业生产而服务,要求使受教育者成为劳动者,彰显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共同纲领》中,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1954年,《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批判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鼓励学生从事生产劳动。1956年底,国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劳动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劳动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结合。

——摘编自刘红梅 翟小宁 李森《党史百年历程中的劳动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和展望》

(1)根据材料,概括劳动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时代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刻涵义。
2024-04-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对边区各级干部的培养,为此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指示和决定,如1943年《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要求晋察冀和太行分局抽调优秀干部来延安学习。并创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等干部培训学校,竭力培养干部。同时,为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先后制定与实施了干部考核条例,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原则性、工作积极性、业务熟练性、作风民主性和学习先进性等,这些严格的标准有效控制了干部队伍的规模。边区先后四届政府,均基本保证任命行政干部在千人左右。此外,这些条例和法规要求对干部进行平时考核、临时考核和固定考核。边区政府还对各级干部队伍实行每年两次定期鉴定。针对考核和鉴定情况,政府确立了一套干部奖惩依据的具体办法,并广泛听取本机关和群众意见,对奖惩审批持审慎态度。同时,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奖惩为辅的原则。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奖励模范,不使积极分子沉没于一般群众中,是提高全部工作和全体人员的最好办法。”

——摘编自闫世桓《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7 . 唐代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的官员考核标准。“四善”是指德、慎、公、勤,即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中等以上考级必须有善。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A.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B.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
C.保障政风吏治趋向清正廉洁D.标准严格且内容广泛
2024-03-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中的长官下属有“属官”“又属官”,前者职能非必与长官相关,后者多双重管理;而《唐书·职官志》记载中的长、属官,皆为履行机构职能所需而分工,科层井然。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行政运行机制的变革B.官修史书体例的不同
C.官僚机构的急剧膨胀D.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河南郑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8年,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县令梅兆璜奉饬编查保甲,“邀集绅董于城内设立保甲总局,附入警察局内,以节糜费,公举总绅八人,以两人一班轮流坐局办事,东南西北四门,公举街长、段长,各乡设立分局,公举保长、乡长、村长、墟长、牌长,以十家为一牌,一牌出团丁一名”。这一举措(       
A.对传统宗族观念形成冲击B.维持了基层社会秩序稳定
C.违背近代化社会发展要求D.是对中西制度的糅合应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录了年、月、日,还精确到时辰。据此可推断,秦朝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地方时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公文传递则是全天候状态。这说明秦朝(     
A.监察机构较为完善B.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C.基层管理事无巨细D.地方官吏重视行政效率
2024-03-21更新 | 3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