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代河东薛元超出身名门望族,官至宰相,却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尚存在举荐做官的现象
C.社会价值观念嬗变的复杂性D.文官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
建交国家数109100

材料二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5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
建交国家数25495469878895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局面?是什么外交政策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国对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2)材料二的数据变化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了什么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哪些重大外交成就有关?
2022-03-1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而冀民族之大同。”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开始被纳入政府话语体系B.民主共和思想成为共识
C.近代主权意识和领土观念得到强化D.民族认同观念深入人心
2022-03-16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民国后,各省军阀割据,竞相自放县长。县长任用漫无标准,副官、马弁当县长者比比皆是,且唯省令是从,地位十分低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拟订《县长考试暂行条例》,由中央派官员前往各省举行县长考试,以此选拔县长。但由于考试形式和内容仍是变相的科举考试,使得考试及格者往往难以胜任县长职务,再加上国家对县长任用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各省自行其是,从而导致考取县长的实际录用率非常低。19296月,国民政府制定《县组织法》,规定县长人选由各省民政厅长提出合格人员2-3名,经省政府择一代理,再由省政府将其履历书送至内政部审查合格后,由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这实际上将县长的初选权委托于民政厅长一人之手,难免滥用职权,任用私亲,甚至以县缺为聚敛的工具。于是每一次民政厅长的更替,必然出现一次县长大换班。在任县长随时有解职之虞,因而无日不在打算失业后的生活出路,小则收受贿赂,大则贪污公款,基层吏治自然日滥。

——摘编自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县长选拔方式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县长选拔方式改革失败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6年,清政府刚宣布“预备立宪",各地宪政团体就纷纷成立,不久爆发了国会请愿运动。咨议局和资政院成立后,请愿运动势头越来越大。一时间,报纸杂志上批评清政府“预备立宪"名不副实,要求拿出实际行动的言论不绝于耳。这说明
A.社会舆论左右政局变化B.宪政改革遭到民众反对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D.民主政治成为大势所趋
6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并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恢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这表明“八二宪法”
A.首次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承认和保护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
C.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D.全面超越了“五四宪法”的水平
2022-03-01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相当完备。这一做法
A.加强了属地管理B.限制土地自由买卖
C.导致了百姓迁徙D.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
2022-02-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学者李剑鸣认为,在联邦政府的各个权力部门中,只有众议院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参议员和总统这些关键性的职位,不仅任期较长,而且都采用间接选举,法官和其他官员则由任命产生。这表明美国
A.行政权逐渐超越立法权B.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
C.充分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保障
2022-02-1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隋文帝时,把门下省和中书省迁出禁中,与尚书省共同组成国家机关,建立了三省体制。隋炀帝时,成立了殿中省,把所有侍御事务从中书省、门下省完全分离出来。这种做法
A.利于国家事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B.威胁了皇权的稳固
C.标志着中央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D.家国同构得到延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