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护寺》记载,鸿护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首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的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州(府、郡)
唐中后期、五代州(府)
州(府)
路、府、州
布政使司(省)府(州)
府(州)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鸿肿寺的职能,结合所学,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表格中①与②分别代表的地方层级,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2 . 《通典·职官》记载:“至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所察之事凡九条,监者二岁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其后诸州复置监察御史。”《汉旧仪》记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尝以秋分行部,日食,即日下赦书,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这体现出汉初(     
A.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管
C.诸侯王势力已遭到削弱D.中枢机构制衡机制日益强化
2024-05-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关于宋代流民问题治理的记载(部分)。宋代这些举措旨在(     
时间内容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访闻饥民流移,有男女或遗弃道路许诸色人及臣僚之家收买,或遗弃道路者,亦听收芥”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令逐路转运司下州军将曾流移及为盗贼民户地土、庄产、林木、合屋等,官为检校。责付保长正、近邻看管,不得辄有采伐,以待归业即时给付”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今令系创行布种与旧佃人户不同,欲以十分为率,五分给予佃户,二分半纳官,二分半官中权行拘收。后业主归,即给还”
A.规范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B.强化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
C.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D.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统治
2024-05-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     《周礼》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史料二     图中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钧”“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聚地。

史料三   《晋书·裴秀传》记载,裴秀曾提出制图六体:一为分率(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道路距离),四为高下(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坡度起伏),六为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材料二   东周时期地图多用于献祭或军事功能。《禹贡》中地理区分五服,不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而是按政治地位划分。秦朝地图是行政管理文牍的一部分,地图和其他档案资料有助于保证各种典章制度延续传承。汉代以来,朝贡国的贡品中常常有地图,作为臣属的标志。汉代以后,地方各级政府都定期向中央造送地图。古代中国地图多山水图画式,且图很少,多文字注解。即使后来方志地图多了起来也是为了辅助文字说明。古代中国并没有专门的地图测量官员,即使涉及到地图绘制的定量技术,也多是借鉴天文学、水利学和农学。

——摘编自(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类型和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特点。
5 . 据记载,西周时期,周王经常行至畿内大贵族都邑宫庙所在地,与隶属于大贵族的中下级贵族会面并举行册命、赏赐等政治活动。在王畿之外,周王通过频繁的巡省活动对诸侯、邦伯加以管控,并且在巡省过程中处理涉及邦伯、诸侯本人的一些纠纷事件。这表明当时(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B.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发挥作用
C.中央集权体制已经形成D.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2024-03-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本史料笔记中记载着古代某一赋税制度:“以各色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下列记载与这个赋税制度相符的是(     
A.“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B.“将人丁摊入地亩,统归地亩条编”
C.“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2023-1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基本都是记载钱币数量,如“半两”“五铢”等。但是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其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明清的“乾隆通宝”等。由此可知,铜钱上铸有文字(     
A.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B.确立铜钱成为当时唯一流通的货币
C.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D.体现了统治者对于经济的控制
2023-12-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8 . 据《左传》记载,周初,周王在册命仪式上让鲁侯宣誓效忠于周,按周王室命令行事。册封蔡仲的命书中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让蔡仲宣誓不能像他父亲蔡叔那样违背周王命令。周王之举意在(     
A.弥合族群间的巨大差异B.提升治理地方的能力水平
C.明确宗族内部等级尊卑D.加强诸侯与王室政治联系
2023-12-1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过去“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为了稳定税收,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到雍正时,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两税法实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摊丁入亩”的目的,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这些,在当时也未必尽为人所知,一到后世,则更少人知道。但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官员选拔制度,以两则具体史实阐述“外在需求、内在用意”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要求:史实充分,表述逻辑清晰。)
2023-1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