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不无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的货币不再“绕着美元转”了。导致金元帝国大厦崩溃的原因是(     
①美苏争霸;②日本西欧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户籍与赋役

材料一   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乃均其事役,则庶功以兴,国富家足,教化从被,风齐俗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

材料四   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材料五   臣请谏部行文直隶各省地方官,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在有地者所加无多不为苦,无地者得免赔累,实幸。

材料六   编审人丁旧例,原因生齿繁滋,恐有漏户避差之弊,是以每届五年查编造册, 以备考核。……嗣后编审之例,着永行停止。

——《清乾隆朝实录·卷之九百十一》


(1)“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周知人数”的目的何在?这里的“古”最早对应哪一历史时期?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生多次演变,请将材料与相关制度相对应(填序号)。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
(4)请结合材料,解释乾隆时期户籍编审“永行停止”的原因。
2024-03-19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将下列“中原王朝”与同时代的“边疆民族”相对应(填写字母)。


(2)民族融合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民族融合的方式

事件

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A)征伐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进藏

(E)建立榷场       (F)设宣政院       (G)行金瓶掣签制


(3)简述秦汉至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024-03-18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37次组卷 | 18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5 . “君主”的权力。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材料一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治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材料三   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1)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请将下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

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     ②中国(      )       ③西亚(      )
(2)材料一中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     )(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材料一中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     )(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     )(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三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

6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展览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布展,以下为展品列表。

A.“汉委(倭)奴国王”

金印及印文

B.《燕然山铭》石刻(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

记载下窦宪率军大败北

匈奴的事迹)

C.礼宾图

(右一为东北室韦或靺鞨使节、右二为高丽使节、右三为拜占庭帝国使节,其余为鸿胪寺官员)

D.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乞剌斯八斡节儿(西藏上层僧人)

的印信

E.驻藏大臣令牌

F.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G.“南海1号”沉船(南宋时期从事远洋贸易的古船)上的瓷碗

H.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I.雅克萨之战中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及之后订立的

《尼布楚条约》

的影印件


(1)根据展品信息,上表展品可以放置到下列哪个展馆?请给出你的选择。(填写字母序号)

民族关系馆: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交流馆: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品产生于特定的时空,也反映特定的时空,历史地图亦反映特定时空。根据展品信息,以时序布展,请在上表中找到属于下列历史地图所反映的时代展馆的展品。

图一

   

图二


(3)为补充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流的情况,下列展品中可以选择_________

A法显《佛国记》

B“晋归义羌侯”印文

C“长庆会盟”碑

D北魏墓葬出土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4)通过布展,根据上述展品,请归纳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
2024-01-1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某高中学生要完成关于“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综评研究,他对教材中的两则材料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材料一   里耶秦简


释文大意:

东成里的户主夫是士五(平民),成年女子为妻子沙,未成年女子是女儿泽若与伤。

材料二   亦集乃文书


释文大意:

现户主是兀□嵬汝,原户主是祖父兀屈支立嵬。

第一次登记的人口:成丁可征差役的男子祖父四十三岁,父亲……叔叔……。不成丁的女性一人,祖母五十五岁。驱口(家庭奴婢):男性……,女性……。

事产:房子五间,有地产五顷……,包括见种地……麦田……盐碱劣地……。

孽畜:马三匹,牛一头,羊七十口。

现在登记的新增人口:

成丁男子,户主本人四十二岁,大弟……二弟……三弟……,户主儿子阿立嵬二十一岁;不成丁的户主妻子俺赤20岁,弟妻……弟妻……弟妻……


探究活动1:解读史料

“里耶”在秦代属洞庭郡迁陵县,今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亦集乃”今为额齐纳河,在元朝时设有亦集乃路总管府,是从甘肃河西走廊进入漠北蒙古的枢纽。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秦代“里耶”治理的描述正确的有,此地(     )(双选)
A.属于京畿腹地B.实行羁縻管理C.由朝廷任免长官D.推行文书行政
2.亦集乃路总管府的上级管辖机构是(     )(单选)
A.郡国B.枢密院C.行省D.宣政院
探究活动2:推测比较3.依据《亦集乃文书》和所学,推测元朝在当地征收赋役依据的是(     )(双选)
A.成年男丁B.成年女子C.家庭驱口D.房屋田产
4.概括两则材料户籍记载的不同之处。
探究活动3:深层探因
5.推测导致两则文书关于户籍记载不同的因素。
2024-01-11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民族交融。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迁徙汇聚、冲突交融的历史。


(1)图片所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史事,按朝代排序。(填涂字母)。

A 长城示意图                                      B 澎湖巡检司印                                     C 孝文帝改革                           D 西夏货币                      

E 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F 西域都护府复原图                                 奴儿干都司          
朝代顺序:A:①____;C:②____;D:③____;G:④:____
(2)图片C所示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自他之后,北魏皇帝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等。这当与文帝改革中哪一措施有关(     )(单选)
A.用汉语   B.采汉姓   C.学习汉族礼法   D.与汉族贵族联姻

(3)对图D从民族交融的角度进行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双选。选对一个,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A.从构字特点看西夏文字脱胎于汉字   B.该货币仅在西夏地区流通
C.从形制特点看西夏货币取法于中原   D.该货币或是海上丝路兴盛的产物

(4)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变化,下面地图中,南宋时期的形势图是(     )(单选)
A.B.
C.D.

(5)民族的交融也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下列科技成就中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单选)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本草纲目》

材料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习近平,2019.9.27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6)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各民族互动交往的史事?
2023-12-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9 . 欧洲政治制度演变。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欧洲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古代欧洲政权权力运作机制简表


1.将表中权力运作机制与下列政权相对应。(填写字母)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1)____。(2)____

材料二   伯利克里著名的《丧礼演说词》宣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2.伯利克里所称的民主政治真的“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吗?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   中古时期西欧某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3.该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制度被称为(     )(单选)
A.封君封臣制   B.二元政治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专制
4.由各阶层集中在一起决策的机构,在英国被称为____,在法国则称为____。(两空均为单选)
A.议会   B.制宪会议   C.大陆会议   D.三级会议

材料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8年《权利法案》

5.《权利法案》是如何构建英国政治制度的?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传承?
2023-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奉贤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10 . 选必1封面图片考。

选必1封面

上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宋代科举图》,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1)若此图确为《宋代科举图》,从皇帝端坐于上、考生书写于下的场景可以判断,该科举考试的环节为(     )(单选)
A.乡试B.会试C.殿试D.武举

(2)有人对该图是宋代科举场景的说法提出质疑。请判断下列理由分别针对的是图像中的哪些细节提出的质疑?(配伍)
图像细节质疑理由
(1)考生站着考试,随意离座,相互交谈,更有相互作揖者。A.宋代科举,考生按榜就坐,不得移易,不准交谈。
B.考生进场前严格搜身,门禁森严。凭号入场,失号不得入。
C.宋代科举考毕,弥封、誊录。交卷时考场官员已做好收卷准备,严防考卷顺序错乱。
D.考生应穿白色麻衣入考,衣着亮丽则有挟带之嫌。
(2)大门敞开,门口士人交谈甚欢。
(3)场内考生着中下级官服。
(4)考生完成试卷直接提交,很随意。

(3)有人说,以上质疑理由要证伪“该图作者想要反映宋代科举场景”,证据尚不充分。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有学者发现该画原稿右上角有“召试县令”四字。通过考证,该图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帝鉴图说》中的一页。该书是张居正通过若干帝王故事教育万历帝为君之道的启蒙教材,图文并茂,每图附张居正解说。以下为“召试县令”的解说:

(唐)玄宗以县令系亲民之官,县令不好,则一方之人皆受其害,故常加意此官。是时有吏部新选的县令二百余人,玄宗都召至殿前,亲自出题考试,……那县令所对的策惟有韦济词理都好,取居第一、拔为京畿醴泉县令……又四十五人,考居下等,放回原籍学问,以其不堪作令,恐为民害也。又敕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及外面的刺史,各举他所知的好县令一人……所以那时县令多是称职,而百姓皆受其惠,以成开元之治。今之知县,即是古之县令,欲天下治安,不可不慎重此官也。

(4)(唐)玄宗这一称谓属于(     )(单选)
A.尊号B.谥号C.庙号D.年号

(5)根据以上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通过解说可确认该图反映的非宋代科举而是唐代科举
B.通过文字解说可说明唐代的官员选拔仍存在推举方式
C.该故事以记述帝王负面言行起到“恶可为戒”的目的
D.张居正据此告诫万历帝地方治理与官员考核的重要性

(6)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选必1选用《召试县令》图作为封面的合理性。
2023-12-1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