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部分日本官员对近代中国维新变法的看法。表格材料(       
日本驻北京公使馆武官沈川具和在向海军军令部的汇报中分析维新派“既缺从政经验,又少显官,仅有张荫桓、徐致靖等数人,从正面进行公然改革,势单力薄,障碍颇多,难以成事”;认为以康有为为首的变法派对于外国都是“目不识丁”,故在行政改革上无法参照欧美制度,且孤独无援,“唯可所恃者乃皇帝之信任”
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认为中国必须改革,但戊戌变法的顺序与方法并不可取,中国作为大国对延续数千年的文物制度进行有效改革,绝非在短期内能够成就
A.全面分析了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B.指出维新派施政方针的内在缺陷
C.反映出维新派改革策略的保守性D.揭示日本对维新变法的否定态度
2024-02-2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不懈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逐渐形成“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演进脉络,此间每个阶段都展现了党在我国背景下应对治理复杂性的不同策略,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得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如下表)

时期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注重发挥工青妇、农会组织以及其他群众性组织的作用、通过有效社会管控实现政党、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融合,将乡土社会整合成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政权学说应用于本国实际,创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制定了宪法等,在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基层自治组织迅速建立。随着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城市形成了与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单位体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治理采取了双轨策略。一方面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另一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对社会管理的认识随之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治理”概念,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管理”至“治理”,其内核是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范围和重点等维度的巨大转变,是对我们党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矛盾所取得经验的深刻总结

——摘编自金祎《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格信息的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西方国家文官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官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其价值观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如下表。

时期

价值观

古代国家官吏——文官价值观的产生时期古代官吏的价值观更多的表现为国家官吏必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廉洁奉公的一种广泛的政治职业道德。
封建专制下的文职官员时期文官存在的一切价值就在于为国王和君主服务,因而文官必须保证绝对的忠诚,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能力、素质、学识等因素,构成选拔和任用文官的价值标准。

政党分肥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官代表政党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观从整体上讲趋于落后和腐朽,文官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唯利是图,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

文官制度正式形成时期

政治中立原则和择优取仕原则使资产阶级倡导的人人平等和竞争思想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文官的价值观中,进而推动了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西方文官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

——据严世雄《西方国家公务员价值观的历史演进》整理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5 . 基于不同的标准,学界对国际法史可以进行不同的分期。下表是美国国际法学者芬威克关于国际法历史阶段的划分。据表格内容可知,该学者划分国际法阶段的依据是(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从古代东方诸国到罗马灭亡
第二阶段从神圣罗马帝国到三十年战争
第三阶段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维也纳会议
第四阶段从维也纳会议到海牙和会
第五阶段从海牙和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第六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一战结束
第七阶段从巴黎和会、国际联盟成立到现在
A.各国力量变化B.思想解放程C.经济发展水平D.全球化进程
2024-01-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胪寺》记载,鸿胪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府、州
府、州、军、监
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鸿胪寺的职能,说出当时与其职能相近的政府机构名称,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它们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春秋战国大变革大分裂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请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对中国秦汉到隋唐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请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9 . 下表是中华书局考订《清史稿》时所使用的一些文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福建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的文献摘录

序号古籍摘录
《职官志》顺治二年,置福建总督,驻福州,兼辖浙江。
《疆臣年表》顺治二年,设浙江福建总督。
《世祖实录》顺治二年,改浙江总督张存仁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江福建军务兼理粮饷。
《通考》福州府……本朝初因之。康熙十二年增置屏南县。
《职官志》光绪十一年,台湾建行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
《光绪会典事例》光绪十一年,台湾改设行省,仿照甘肃新疆名曰福建台湾巡抚。
《皇朝掌故汇编》光绪十一年,闽浙总督杨昌浚等上奏朝廷,请求福建开炉铸钱。
《德宗实录》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光绪十一年,著将福建巡抚院为台湾巡抚,常川县

(1)从表选取相关联的三则史料,完成表格中二的考订结论。
选用史料序号考订结论
①②③顺治二年,置闽浙总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进行文献考订的意义。
10 . 下表所示是晚清财税税种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情况统计。表格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田赋

盐课

厘金

关税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1842年

29585722

76

4981845

13

4130455

11

1885年

32356768

48

7934228

12

12811708

19

14472766

21

1888年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年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86816

18

22523605

30

1903年

37187788

38

13050000

13

1252692

17

30530699

32

1911年

48 101 346

27

46 312 355

26

43 187 097

24

43 139 287

23

(注:厘金是从清期晚期开始至中华民国1930年征收的一种地方商业税。)
A.农业主导地位逐渐丧失B.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C.中国处在贸易顺差地位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