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周青铜器《曶鼎》铭文记载,在荒年,奴隶主匡季带人抢了另一个奴隶主曶的收成。曶告到上司东宫处。匡季起初答应赔偿“五田四夫(奴隶)”,后又赖账。最后,东宫判决匡季加倍赔偿。匡季不得已,用“七田五夫”作了赔偿。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灾害加剧社会矛盾B.政府注重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C.土地奴隶可以买卖转让D.周王室致力于调解民事纠纷
2024-04-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16世纪末,欧洲有80所大学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有学者说,“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的兴起B.启蒙运动的推动C.宗教改革的影响D.封建王权的强化
3 . 罗马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之前,对过失标准不分种类和等级,而是笼统地表述。下图所示展示了《查士丁尼法典》的追责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查士丁尼法典》(       

A.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B.具有灵活变通及理性内涵
C.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D.具有严格的形式主义特征
4 . 11世纪,西欧大陆开始出现罗马法的复兴运动,有人说这是“罗马法的重新发现”,其实它更应是对罗马法所提供的思想和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应用的过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地区民族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B.现有法律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紧密结合
D.罗马法彰显西欧民众的价值追求
5 . 商朝时,统治者举行国祭后,会将祭祀用的青铜法器埋设在都城的内城外侧周边,该举措被称为“定鼎”。从考古发现来看,除方鼎重器外,其他青铜法器不甚相同,大都是为了配享不同方位的“神祇”而安排的。这说明(       
A.商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B.青铜铸造已为官府所垄断
C.统治者借助神权稳固统治D.祭祀礼仪具有复杂性特点
6 . 德国历史学家尼培代指出,在1800—1870年之间,德国发生了一场“阅读革命”。数据显示,在1800年前后,不阅读者与阅读者的比例是3:1,1870年,这个比例则反过来了,阅读群体从少数城市文化上层扩展到其他阶层。这些变化(     
A.有利于推动德意志民族文化形成B.促进德国新闻业开始崛起
C.说明德国出现印刷技术领域革命D.受到启蒙运动的直接影响
2024-02-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44次组卷 | 18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律·断狱》规定:审判官断狱审判“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宋朝实行磨勘制即由朝廷指定特别官员或官署定期考核包括司法官在内的百官的功过;《大明律》规定,“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讲明律意,剖决事务”。上述规定的实行(     
A.强化了对司法官员的考核B.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提高司法官员的法律素质D.表明古代法律具有严酷性
9 . 1764年7月,意大利人法理学家贝卡利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体现了西方法律(     
A.破坏了司法权独立原则B.坚持权力的制约平衡
C.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D.重视律师制度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导致英国党派斗争愈发激烈D.削弱并杜绝了政府的腐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