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77 道试题
1 .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A.乡里制度B.邻保制度C.保甲制度D.十家牌法
2024-05-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美国是不满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说明(     
A.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B.中国积极调整对外政策
C.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2024-05-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削弱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表为美国政府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
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
19世纪末以公开考试为核心进行改革
A.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B.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C.保证了政府的清廉D.加强了国会的权力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推动了内外朝制度的形成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4-05-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秦律·徭律》记载:“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迟到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这反映了(       
A.秦律当中存在分级处罚B.秦律实施具有灵活性
C.秦律实行严刑峻法原则D.秦律以经济处罚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代官职有师与保,统称“师保”。师保不仅是天子及子弟的教师,而且是国政监护人。《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这体现了(       
A.师保的责任意识B.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C.早期的民本思想D.当时仍保留原始民主遗存
8 . 如图漫画刊载于1913年12月27日《新闻报》(图中几间房子分别是内阁,国会,省会,县会,文字:“一意进行”,车上文字:“政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专制政权土崩瓦解B.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C.军阀割据混乱不堪D.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2024-04-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     

A.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领导权B.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D.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2024-04-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其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制化              ②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③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有利于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4-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