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5 道试题
1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2023-10-01更新 | 226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2023-08-18更新 | 292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玄宗以后,诏令颁行程序发生了一些变化。属于重要中央决策的“内命”由皇帝指令翰林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属于一般决策的“外命”,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央决策系统内部多元化趋势B.中央政治的渐趋混乱
C.专制皇权受到宰相的严重制约D.中枢机构发生了转移
2023-08-15更新 | 83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     
A.适应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C.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D.增强了监察体系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奏折制度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内外官员直接向皇帝奏报,让皇帝得以垄断了上行重要政务信息。但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行,责任内阁奏事权剧增、奏折内容范围缩小、奏折在内阁总理大臣处先行集中,成为一个既定的趋势。这一变化(     
A.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有利于延缓革命的爆发D.客观上削弱了专制的皇权
2022-10-28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检测历史试题
6 . 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的中央体制;汉承秦制,汉武帝内朝官的尚书为原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东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步形成;三公九卿在以后历代仍然存在,但职能已变。这些变化(     
①反映了专制皇权加强的历史趋势②说明封建国家权力中心转移
③体现出政治制度在继承中的演变④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的成熟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01-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圣谕。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但由明太祖的“六谕”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强化B.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封建政府开始重视基层教化
8 . 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     
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
9 .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如下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表
阶段时间理论基本观点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早期社会福利思想实行济贫制度
20世纪30—7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理论通过国家力量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70—90年代新自由主义福利理论福利私有化,反对福利国家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条路和福利多元理论强调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协调,主张福利由不同部门共同完成
A.①阶段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B.②—③阶段变化基于自由主义的流行
C.④阶段适应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未能得到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