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权”说(     
A.动摇了儒家的地位B.成为创立民国的指南
C.属于三民主义学说D.带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2 . 1950年11月,中央针对严重的失业现象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征收救济金等渠道筹措救济基金,并从失业人员中挑选年青又有培养前途的工人,让他们参加建筑、机械、医药等专业的训练班。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失业治理(     
A.以自强不息的思想理念为指导B.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彰显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流行的观念是:中立“让(某个国家)逃避人类本应承受的负担”。替代中立观念的是集体安全思想。美国总统威尔逊率先提倡集体安全,力主成立国联。国联规定,战争应被视为对所有会员国的行为。二战后,在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大战中没有参战的中立国同样难以实现自保。20世纪50年代初,杜鲁门逐步通过军售等方式瓦解瑞士和瑞典的中立,使之配合华盛顿的冷战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开始批评奥地利和瑞士的永久中立以及瑞典的传统中立消极被动。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瑞士、瑞典等国组成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确保停战双方遵守协定。总的来看,此后数十年瑞士和瑞典的努力有助于维护《朝鲜停战协定》的持续有效,也成为美国和朝鲜在危机时刻沟通的重要桥梁。20世纪70年代初起,欧洲中立国开始在第三世界事务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最典型的便是瑞典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的越战政策,瑞典成了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道义超级大国”。

——摘编自梁志《20世纪中立危机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立面临的主要挑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立在危机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2世纪,法学在西欧复兴,形成了律师职业伦理理论:律师是“骑士兼教士”,即律师不得违背良心而辩护的原则:律师是“法官的奴仆”即律师是帮助法官发现真相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强调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②律师为被审判者辩护,维护被审判者利益
③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程序公正④律师应当陈述真相,不得干扰法官的判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10更新 | 31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36年9月,英法美三国经过一系列协商和谈判,达成所谓“三方货币协定”,三方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的汇价,减少汇率的波动,共同合作以保持货币关系的稳定。该协定(       
A.帮助三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B.体现出国际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2024-01-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汉谟拉比法典》的处罚原则之一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奴隶主把自由民眼睛弄瞎,赔偿一定数量的钱财即可,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则奴隶主不需赔偿,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司法实践随意性大B.原始野蛮未彰显公平正义
C.法治理念值得肯定D.单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024-01-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采用中央集权体制B.王室贵族垄断政权
C.具有家国同构特征D.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自17世纪后期以降,财政长期盈余,即使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保持盈亏的大体均衡。甲午战后,清廷开支急剧上涨,入不敷出状态愈演愈烈。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力求财政的“近代化”。考察东西洋各国的大臣回国后提出效仿东西各国,设财政部、会计检察院等,慈禧等最终弃“财政部”不用,改户部为自古已有的“度支”,对会计检察院等更是置之不理。1908年,清廷决议“采行新的预决算制度,欲整齐天下之财政”,具体的过程中,各省与度支部的主张并不相同,特别是涉及到各省岁入、岁出的安排,在各省造册上报的省预算中,体现出保护地方利益、推诿抵制的倾向。清政府为推行“新政”、摊派赔款等,默许地方就地筹款,国家传统税收外的各种捐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

——摘编自王燕《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

材料二   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提高到22.1万亿元。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型财政之后,逐渐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以2018年为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4.6%、12.3%、10.3%,均超过了10%。财政政策在历经长时期的紧缩被动选项之后,自1998年以来逐渐走向主动积极,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之一。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后,明确了地方财政地位、注入了确定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王振宇《新中国财政70年回眸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近代化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财政治理的变迁并分析其意义。
9 . 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把《万国公法》译介到中国,在后续阐述中,他常将欧洲国际法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间交往规则相类比;19世纪末,康有为及其门人故旧热衷于将格劳秀斯、《万国公法》与孔子、《春秋》相类比。上述类比(     
A.揭示了中外法制的共同本质B.有利于公法的传播
C.弥合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D.旨在开阔国人眼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锐意通四夷”,是为了“宣德化而柔远人”,与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在外交礼仪上践行“厚往薄来”,朱棣亲自定夺“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级赐,虽加厚不为过也”,对于各国贡物并无太多要求,赏赐物品的种类与数量由皇帝决定,且质量和数量远超贡物数倍。

——摘编自李新烽《郑和下西洋与当代中国对非洲政策比较》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中方代表与非洲部分国家代表有了直接且实质性的接触。60年代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提出“对外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的同时援助坦赞铁路的修建。70年代非洲国家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很大贡献。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与机制化成效的推进,中非关系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刘鸿武、林晨《中非关系70年与中国外交的成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非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后中非关系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非关系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