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耶律隆绪,自幼受萧太后“教训为多”,即位后常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探讨“贞观、开元之事”,亲政后积极继承和发扬萧太后的改革思想和措施,主要内容有:把原来的奴隶改变为部族,使原从事捕鹰、冶铁的奴隶经过改编取得平民地位。诏令各级官吏秉公办事,毋将阿顺,贪暴残民者,立罢之,并终身不录。诏开贡举,录取进士杨佶等,十年共取士一百七十余人。修订法律原则,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用宽平代替酷法。鼓励民户垦荒,诏定均税法。圣宗在位期间,屡败宋军并订立“澶渊之盟”,出现中兴之治。

——摘编自顾奎相、陈涴《中国古代改革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圣宗改革的影响。
2022-07-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思想宝库中,乡村建设思想不仅源远流长且异常丰富。比如:以民为本思想中的民水君舟、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思想;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中蕴涵着大量农村发展管理的思想,如孔子“使民以时”“敛从其薄”的思想,《吕氏春秋》对重视农业意义、违反农业规律恶果的阐述,以及关于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思想。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新乡村建设的兴起,源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看成是对二元体制和政策的一次矫正。它是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经济制度格局的重构,以提高农户和村集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农业、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为基本内容,并且与撤销人民公社三级体制、恢复和重建乡镇人民政府、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等基层组织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的。随后40年的改革发展,奠定了我国农村总体小康的制度和物质基础,确立了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华南、王海珍等《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建设思想的内容,并简析其不断丰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新乡村建设的特点。
2022-06-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仓和社仓四种。正仓亦称官仓和省仓。正仓一般设在京城、各重要转输地点和边境驻军地区。正仓积谷数量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令各州县开始设置义仓,直至1094年,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废止,南宋时则一直存在。常平仓的设置比较广泛且经营规模甚大。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1021年,各路总籴数183万余斛。为了赡养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原来没人绝户田皆由官府出售,后来枢密使韩琦建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用以救济经常性的老幼残疾贫苦无依者。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输纳,不由劝捐。由于人口剧增,且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流失等原因,粮食在局部地区经常出现危机。例如北宋仁宗时朝廷每年要从江南等地买米200万石。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粮仓设置的特点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022-04-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55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国,国内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借此对旧法律制度施加了巨大压力。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解放后的农奴出席法庭的次数大幅增加。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民事诉讼程序条例》等法案,谋求建立新的法律制度。改革以西欧国家的法律制度为蓝本,引入司法独立、陪审团审判等原则。由于是首次推行陪审团制度,因此相较于英国,俄国的陪审团只管辖相对重大的刑事案件,并且成员多数一致即可形成裁决,公诉人和被告在陪审团判决后可以提起上诉。陪审团制度使得农民能够和以前的主人一起坐在陪审席上,享有同等权利,拥有同等地位。改革后的俄国法院开始摆脱行政权对司法的干预,近代公民社会在俄罗斯逐渐形成。但沙皇却中止了改革进程,使得社会问题不断叠加和集聚,最终导致整个俄罗斯在内忧外患中崩溃。

——据杨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法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法制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八议”制度源于周朝的“八辟”制度,秦时因法家学说占主导而被废除,西汉时被再次采用。曹魏时,陈群等人将“八议”制度首次写进法典,后为各朝律法所沿用。据记载,魏晋时期,“八议”导致“王侯子弟皆长而骄蹇不法”的事情屡见不鲜,《北史》中也有北魏大臣获得“八议”特权而骄横的记载。如权贵杜恕虽犯法但因其父杜畿曾经“受诏作御楼船,在陶河试船,逼风没”,只是被免为庶人,贬谪到章武郡。魏晋时期,“诏教与东阳王教同人八议,永受复除”,诸如此类皇帝授予宗亲和大臣“八议”之权的例子也十分常见。魏晋虽然在律法中规定了“八议”,但多语焉不详,法律多为具文,直到唐代,《唐律疏议》对“八议”适用的范围有所限制,才对“八议”的适用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

——摘编自张潇《浅柝魏晋时期“八议”制度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八议”制度的缺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时期“八议”制度确立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后,湖南人因甲午惨败,创痛剧深,变保守为激进,出现了官绅一体共谋维新的新气象,湖南一跃而成为了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省份之一。湖南保卫局是黄遵宪仿照日本与欧美的警察制度,结合中国传统城市管理特色提议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治安环境。其部分章程如下

章程一“此局名为保卫局,实为官绅商合办之局”;“判断讼狱、缉捕盗贼、安置犯人之事,皆官主之”;“局中支发银钱、清理街道、雇募丁役之事,皆绅商主之”。
章程二“在官权上加进绅权,并将主体移至绅权”。
章程三“系本局应理公事,即送分局办理,其户婚、田土争讼之事,本局不得过问”。
章程四“凡行路之人遇有疾病,即应救护,若醉人、疯癫人迷失道路即送归其家,若残疾人、老、幼、妇女、远方过客均加意保护”;“凡议事均以人数之多寡定事之从违,议定必须遵行”;“绅议官办”。
章程五“所用各员均由会办官选举,由总办定用;所用各绅由会办绅选举,由总办定用。”;“保卫局只有行事之责,并无立例之权”。

——摘编自许顺富《湖南保卫局与近代长沙城市管理制度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保卫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背景。
2022-03-16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凸显奉天的尊崇地位,清朝在奉天设有盛京将军、奉天府尹与府丞、盛京五部与盛京总管内务府等几套行政管理系统,职能不同,重心各异。赵尔巽莅任盛京将军之际,几经兵燹的奉天省几近无政府状态,其当务之急是改革陪都行政、处理战争善后事务。调整行政体制是赵尔巽在奉天改革的重要内容。他裁撤盛京五部、奉天府尹、府丞以及军粮同知等各缺。将粮饷处、税务总局归并,改为财政总局,总揽全省财政,以统一奉天全省财务出纳之权。赵尔巽还设立奉天巡警总局,大力推进近代警政。主张参照各国管制,尤仿日本省级建置,整合原有行政资源,将奉天仿照内地省份设立行省,另设具体职能部门,大量设立新治所,相应负责各项日常工作。

——摘编自李皓《赵尔巽与清末奉天政局(1905-190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尔翼奉天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尔翼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并对其做出评价。
2022-02-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明代江南田赋繁重,农民大批逃亡,赋税拖欠。明宣宗派周忱以江南巡抚身份调查处理税粮积欠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军船给之官,民则僦(租赁)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他与漕运总督陈碹议定,改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再则漕军接运至通州。运输要加耗,“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对此,他创“平米法”,不分大户、小户,均按正米及耗米合计。后来,他对原来税重的地方征收金花银,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在他去职后,江南人民怀念他的政绩,给他建造生祠,他的改革还为明朝中后期赋役改革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周志斌《明代周忱苏松赋役改革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改革的意义。
2022-04-08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科学院,是依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而建立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机构兼科研中心。这是新中国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最初模式,但也为后来行政管理与科研创新不能兼顾的窘境埋下了伏笔。1953年,新中国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浪潮,中国科学院强烈呼吁设立专职机构管理全国的科学研究工作。1954年,国家机构调整后,中国科学院不再承担科技管理的职能。19565月,国家增设国家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国家的技术管理工作。19575月,设立科学规划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研究管理工作。195810月,国家将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组建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此机构囊括了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钱斌《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50年代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变化的原因。
2022-03-3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汉武帝时期实行大规模的屯田。屯田始于元符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后,在朔方以西至令居屯田,屯田官兵达五六万人。此后,随着战争的需要,上郡、朔方、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以至西域的轮台、渠犁、车师、楼兰等地皆有屯田,屯田官兵最多时达到六十万人之众。屯田制度解决了边地军队的军粮供应问题,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得以保证,汉朝政府对西北边塞地区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摘编自漆侠著《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武帝实施屯田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武帝实施屯田政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