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梭伦改革以后,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他处理国政是温和的,是宪法形式的;公民大会和执政官的选举照常进行,虽然担任官职的人都是他的党羽。他设立地方法庭,常常下乡巡视,调查争执,解决纠纷;拨款借货给贫困农民,使之能够依靠农耕维持生计。庇西特拉图统治时期,雅典与周边城邦保持友好关系,对外商贸畅通。他还大兴土木,组织节日庆典,把许多诗人请到雅典,使雅典成为希腊文化艺术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曾评价: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庇西特拉图死后,其子希庇亚斯的统治被民众推翻,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并实行改革。

——摘编自林志纯《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概括庇西特拉图统治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2021-07-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一   宋代之前,大多数上流社会家庭里都有受过医疗训练的仆人。政府机构里雇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内科医生,但他们的医疗和解剖知识与那些世代行医之家的郎中也许微有不同。这些郎中世代以卖药和从事按摩为生,社会地位相当低。

材料二   1026年,宋仁宗下令在开封的太医院和相国寺铸造两座真人大小的表面刻有全身穴位(354个穴位)和经络图的人体模型。1044年政府设立太医局,开始建立体制化的医疗教育制度,10年间医学生的总人数达到了200人;1061年,课程仿照太医局的地方医疗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其目的在于为地方培养训练有素的医生;宋徽宗在国子监设立“医学”,目的在于改善医疗体制;1115年,州县也建立了“医学”的分支机构。宋初开封的东部和西部有两家医院,称为福田院。他们的设立是为了帮助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弃婴,以及病饿者。两院都由和尚打理,后来才成为政府机构。1063年,开封南北又各增设了一家。每家福田院有病人300名,这意味着开封的医院系统总共可以容纳1200人。北宋末期,政府在京城和其他6个地区城镇设立了“居养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前后医疗保健领域的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宋代在医疗慈善领域的成果并概述其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中学生小华学完改革史后,绘制的思维导图。



运用改革史的史实,就影响改革的要素,对上面思维导图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思维导图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绘制新的思维导图,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沿袭历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继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对土司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首先,除将元代置于边境的宣慰使、宣抚使等职称变为授予武职的土司职称外,又在民族地区的卫所用土人为官,形成卫所土司职称。同时,还将唐宋以来封授少数民族头目为府州县土官的做法变为定制,在内民族地区设置土府、土州、土县,形成文职土官的职称,文武职土司皆划定品级,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职衔。其次,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洪武三十年,规定武职土司归都司管辖,上隶兵部,文职土司归布政司管辖,上隶户部,把土司机构纳入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颁给诰命、印信和官服,作为朝廷命官之凭信,允许世袭。但其承袭,必须履行严格手续,“务要(吏部)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等等结状,具部呈奏”,方许承袭;且“承袭必奉朝命”,中小土司“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诏就地袭职的。土司必须负起“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的职责,朝廷则对他们的进贡给予丰厚的赏赐。土司“积有年劳”或“从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职,功劳大的还可授予流官职衔,或加授散阶、勋级虚衔。土司犯法,则改变元代“罚而不废”的做法,严加惩处。第四,在偏远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平坝地区和交通要道,则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流合治,以流官监控土官。

——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措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显德元年,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大力进行改革。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颁发均田图,均定河南六十州的赋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部分徭役。派宰相李谷等巡视黄河堤防,疏浚河道数百里,阻塞将近一个世纪的大运河重新获得开通。与此同时,他重用儒学文章之士,改变五代以来管理残酷、草菅人命的状况;针对后唐冗兵积弊,裁汰羸弱,严肃军纪。在此期间,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显德六年,周世宗因病驾崩,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而赵匡胤只不过是延续了其统一进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柴荣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柴荣改革的作用。
2019-07-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顺治十六年,大学士杨光先上书礼部,指斥时任钦天监监正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所制新历书违背中华古法,意在诅咒清朝“短祚”。康熙继位后,杨氏再次控告汤党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得到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的支持。清廷遂宣布废除西洋新历,恢复大统历,汤氏被革职下狱,杨氏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康熙亲政后,基于对西学的了解,他觉察到大统历存在差错,并认为当年汤案处理不公,遂传谕杨光先、南怀仁(比利时传教士)等人:“天文最为精微,历法关系国家要务,尔等勿怀夙仇,各执己见……孰者为是,即当遵行,非者更改,务须实心”。经多次天文观测比试,南氏所测皆符,而杨氏所测皆错。康熙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杨氏被遣回原籍;康熙九年,清廷决定恢复使用西洋历法,同时宣召传教士讲授几何学、天文学等,令他们采用西法测绘《皇舆全览图》、制作火器。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康熙推行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历法改革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法家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以“术”为主的改革。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他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摘编自《变法图强的申不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影响。
8 . 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①,魏之富也得②,秦之强也得③……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下列填写准确的是
A.①管仲②吴起③韩非
B.①庄周②孙武③孙膑
C.①孟轲②墨翟③荀况
D.①管仲②李悝③商鞅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申不害为丞相主持改革。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法察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他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为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在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整理自赵蓓《变法图强的申不害“法”“术”治国方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申不害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广顺三年(953年),后周规定:“以天下系官庄田(国有土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百姓既得为永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下令:“念稼穑之忧,罢非理之差徭,去无名之侵耗”。同年派官员,发丁夫,修治黄河下游各处决口月余。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下令“毁佛”,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3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显德五年(958年),颁布《均田图》,派遣官员赶往各地均定田租,查实耕地,“以据田亩,均定税赋”。历朝受到优待的曲埠孔家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后周实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带来了由衰败至强盛,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转机。
——摘编自吴枫等编著的《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