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元培1917年开始在北大实行改革,他的改革对五四运动来说有着与《新青年》的创办同等重要的意义。北大源自康梁创办的“强学会",直到18985月才以“京师大学堂”之名成立,所有学生均从上等官员或已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中录取。学生把大学看作是官场晋爵的跳板,而不是做学问的场所,对于大半由官僚而变成的教授,评论的标准不是教学和学问,而是官阶。蔡在19171月的就职演讲中指出,学生来到大学的目的是寻求学问而不是为了发财或做官。他宣布治校的三点方针。第一,学校是学术机构,研究并不仅仅意味着引入西方文明,也包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不仅是保存“国粹”,而且要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第二,学生不应把大学视为旧的科举制度的替代,也不应忽视自身专业之外的课程。第三,大学应维护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在此基础上,学校招聘了观点不同的教授,整个学校基本上是由教授而不是行政人员或官员管理。

——据周策纵著《五四运动一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前北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北大改革为五四运动做了哪些准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北大改革的现代意义。
2022-06-0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选修内容-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2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北宋中期改革
(1)背景:北宋中期,________________,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2)过程:
①庆历新政:________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触犯了________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便夭折了。

②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________的目的
(3)结果: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2022-06-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前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清赋税普遍征银,百姓所缴的银子由于纳税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块的碎银为主,各州县衙府汇总上缴国库时,要将碎银熔炼成大块,在碎银熔炼过程中发生损耗。州县官吏要求百姓补足这部分火耗,于是在应缴税银之外,纳税人还要多缴一些。

火耗最早出现在明朝,清朝初建时曾宣布禁止征收火耗。康熙年间,朝廷曾多次派以清廉著称的大臣到各地禁革重耗,但结果是革火耗而火耗愈盛。最后皇帝也只得默许。按照碎银熔炼损耗规律,一般损耗率在1%-2%左右。然而州县官吏实际征收的却比这个损耗率要大得多,到康熙后期各省征收火耗一般达到三四钱,最高达到七八钱。针对火耗盛行的原因,雍正实施了火耗归公的制度。即由各省督抚将全省各州县的耗美提解集中,由督抚统一支配。一部分用于官员本俸不足的津贴,因其有助于养威廉耻,故名养廉银;其余部分用作各级地方政府日常开支和弥补地方财政亏空。火耗归公的改革在雍正朝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乾隆即位后在坚定推行该政策的基础上,将地方火耗收入全盘置于中央的严密监督之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央权力的全面介入不仅未能巩固火耗归公的成果,反而使火耗之弊愈发难以控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时“火耗归公”新政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火耗”之弊难以解决的原因。
2022-06-0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开始,就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汉字简化,甚至期望实现拼音化,在他们看来,是繁杂的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自1956年由国务院颁布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总表》对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在7000个常用字中,有简化字2235个。简化字约占现代汉语用字的三分之一。《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在于大大地简化了笔画,减少了用字,便于识字,提高了书写速度。实施简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汉字简化总表》的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仅仅是把汉字看作是记录符号,追求把每个字的笔画限制在10画以内,所以简化笔画往往顾此失彼。

——摘编自杨新生《汉字简化的回溯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汉字简化”方案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字简化”方案。
2022-06-03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0年法国政府通过《卡蜜儿·赛改革方案》,规定年轻女子可通过省市举办的考试入校接受教育。该法案最初并不在初始改革方案中,执政党为了和当时右派势力划清立场,抵制教会教育,才支持女子教育改革方案。学校开设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类、地理与天文学、历史类、家庭经济类、艺术类、体操等课程。学校提供寄宿,待遇与市立中学享受同样的待遇。奖学金数额由公共教育事务部、学校所在的省市共同协商来决定。学校允许学生在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进行宗教教育,但必须经过公共教育事务部部长的准许。每所学校都由一位女校长管理,任课教师必须拥有常规的学位。卡蜜儿作为改革的推动者指出:女性来到世界上不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是为了成为妻子、母亲。这说明当时的共和派并无意通过教育改变女性社会地位。

——摘编自卞翠《法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蜜儿·赛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卡蜜儿·赛教育改革。
2022-05-27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疆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群众长期处于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1941年7月,毛泽民调任新疆民政厅代理厅长,他的第一个措施是彻底革除“农官乡约”这个捆绑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封建制度枷锁。毛泽民参照陕甘宁解放区实施的民主选举办法,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和特点,亲自起草拟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制组织章程》,由区、村代表会议来选举区、村长,在市镇由居民直接选举街长。毛泽民还亲自草拟了《各区、县救济院整顿大纲》和《救济院平民管理及办事细则》,在他的整顿下,全疆设立了17所救济院,收留鳏寡孤独的无家可归者三四千人。1941年9月,毛泽民当选积谷备荒分社委员长,亲自带队下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把自己余粮捐给积谷备荒分社的道理,号召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激发了农民上交余粮的积极主动性。他在多次视察新疆的医院、药房等实际情况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扩建新疆医院和诊所,改建及完善医疗卫生制度,改建病房条件,添置医疗设备,培训专业人才,加强行政管理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工作。毛泽民同志在就任期间,拖着病体,勤恳工作,置自己安危于不顾,开创了新疆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摘编自马琴琴《毛泽民主管新疆民政时期的措施及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民改革新疆民政工作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民改革新疆民政工作的意义。
2022-05-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终极猜题卷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教化”则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思想,造成忠于封建皇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武帝时,更加重视“教化”,将乡里的教化跟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直接相联系,认为在乡间尊敬年长者跟在朝廷尊敬爵位高者,同是自古以来不能违背的规矩,能够这样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就是有道德。武帝又将教化与举贤良密切结合起来,按照封建纲常伦理为标准举荐出人材,这些人既能为封建政权效力,又可成为乡里的表率,使有更多的人效法他们。兴太学和郡国学也是武帝“明教化”的一项内容,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课程为儒家五经,“令天下那国,皆立学校官”。这样,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上下一同灌输忠于皇帝、遵守封建等级和伦理秩序的意识,“明教化"以统一思想的目的达到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明教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明教化”举措的意义
2022-05-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晏是唐朝杰出的理财家,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对古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

刘晏在盐政的改革上,按照“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的思想,对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课以适度的税收;他主张取消不产盐州县的盐官,仅在产盐的地方设置榷盐机构,由盐官负责收购亭户所产,就地专卖给商人,采取所谓“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模式。刘晏讲求“理财以爱民为先”,主张采取“丰则责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的宏观调控方法。刘晏很重视信息情报工作,在各地设立巡院、置“知院官”,以及时掌握生产状况、市场动态和各地灾情,调节供求关系。刘晏理财的重点不在苛征暴敛而在于涵养财源,鼓励民众积极发展生产和参与商业流通,使劳动力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既避免了激化阶级矛盾,又能够增加政府收入.国富而民不劳、上足而下不困,才能支持着唐王朝在艰难中得以延续。

——摘编自曹琳《刘晏理财思想与财政改革措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理财思想与财政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理财思想与财政改革措施的影响。
2022-05-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全国乙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 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主持编练新式陆军,由德国军官构成核心教官体系,参照德国陆军制度进行编制。《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朝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共编练三十六个镇(师),从编制、兵种、军官的配备等,一律仿照德国军队模式。至清朝覆亡时,所有练成军镇中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装备与训练最佳,其军官“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1896 年,张之洞以两江调鄂的护军营为基础,又选募新兵,参用德国军制,开始湖北新军的编练。至1907年,湖北新军成为仅次于袁世凯北洋六镇的第二支强大军事力量。张之洞等还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和留学生,这给革命党人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提供可能。武昌起义前全国新军约有24.1万人,其中北洋系14.5万人,南方新军9.6万余人。

——摘编自赵乐交《浅谈清末军事改革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19世纪末以来的军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以后清朝军事改革的影响。
2022-05-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2届高三5月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政策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1956年货币化的职位等级工资制、1985年结构工资制、1993年职务等级工资制以及2006年岗位绩效工资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进一步强调要保障教师工资,更加强调工资对教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200911日起,根据国务院安排,按照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其中70%为基础性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维护教师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强调改善和提升乡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的人均补助标准。但由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工资仍存在较大差距。

——摘编自马香莲,邵怡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工资政策改革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教师工资政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师工资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