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北宋中后期的笔记小说《邵氏闻见录》中记载:“五代时陈抟有大志,曾经纠集数百人打算趁着天下大乱攻占汴州,半路听说(赵匡胤)太祖登极,笑着说:‘天下于是定矣。’便隐入华山为道士。”小说中的这一记述(     
A.夸大其词并明显具有神话色彩B.讥讽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乱局
C.有利于增强文学作品的可读性D.一定程度上有意遮蔽真实历史
2024-02-24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世界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诞生对现当代世界主要的史学流派都产生了 深刻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代史学地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这段时期内,年鉴学派从已然在法国传播开来的马克思主义之中 汲取了许多观点。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方法上追寻跨学科的对话,扩展了历史学家赖以介入 过去的资料来源和问题。他们反对狭隘的、政治的和传记式的历史叙事方法,追求描绘全景式的整体史。他们认为在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象之下,存在着长时段的经济和社会 力量的影响。同时,他们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反对个人和英雄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重视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他们还反对经验主义,试图寻求构建整体历史知识体系的独特路径。

——摘编自沈坚《简论20世纪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材料二二战后至20世纪70 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史学界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在战后民主改革及批判战前、战中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其社会思想   意识、历史教育均面临重塑。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恢复了战时被迫中止的学会活动,并主导   成立了一些新学会。同时,他们展开了对皇国史观等错误史观的批判,远山茂树认为战时的   日本史学缺乏客观性,是“非科学的”,今后的历史学要重视“科学性”和实证研究。1954年     前后出现了“太阁检地论争”和“寄生地主论争”,论争发展成为持续多年的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史学还与当时的社会运动相结合,不但在内部进行活跃的理论探讨、著述活动,更着力在国民及学校教育领域推广唯物史观,迅速占据了历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艳茹《二战后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迅速复兴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 . 近代以来,国际海洋法权不断发展完善。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史实
15-16世纪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订立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划定一条称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线,线以西归西班牙,线以东归葡萄牙。1529年两国订立《萨拉戈萨条约》,在太平洋中再划一线,将全球海域划分为二,两国垄断海洋通航权。
17-18世纪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发表《海上自由论》,提出海洋自由原则,遭到以英国人塞尔顿为代表的海洋闭锁论的反对。18世纪后,英国放弃“海上控制论”转而支持主张把海洋划分为领海与公海的主张。此后公海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相应的立法和规则也不断涌现。
19-20世纪在经过了欧洲国家一系列的海战后,1856年欧洲七国签订《巴黎海战宣言》,宣布废除私掠船制度,确立保护中立船和海上封锁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海权论,海洋大国开始重视对制海权、海上贸易运输规则、海战规则以及海战人道主义保护立法。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捍卫海洋权益运动的兴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出台。它重申传统自由航行与领海主权原则,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海洋污染处理等事项做出了规定。但某些海洋强国却动辄利用强大的海上力量构建《公约》之外的海洋法律秩序。

——摘编自马得懿《海洋法律秩序生成:历史脉络、法治困境与海洋法权》


据材料,围绕“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
2024-01-19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4年,有英国学者指出: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则是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的全球史。他不仅认为欧洲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已非中坚力量,而且认为自古以来,如果看不到亚洲、阿拉伯、拜占庭和斯拉夫民族的影响,看不到欧洲与广大世界的联系,也就无法理解西欧的历史,他指出,正在兴起的亚洲不久将把欧洲抛在后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最高时代不是欧洲或欧洲化的时代;欧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是太平洋时代。他倡导建立全球历史观,“不仅放眼世界、展示全球,而且不带成见和偏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的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当代史纲要》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为切齿者,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身荷厚思,委以重任。今年又蒙思赏尚书衔,当如何尽心图报。题闻其带船出洋以未遇敌舟无从接仗,退守威海,藉口固防,并欲告病求退,李鸿章亦未参奏。

——摘自《礼部右侍郎志锐有关方伯谦接统丁汝昌之船之奏招》

日本防卫厅所存《黄海海战彼我阵形略图解》(第六号)、《黄海海战两国舰队队形图》第七号、第八号原始记录:3幅图标记时间清楚(均为日本东京时间,早北京1小时);每图均有古日文记叙;另有各舰航行轨迹;其中第八号标画很清楚,在第八图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高、秋、浪等四舰追击经、甲、济等3舰,其中4时30分击沉经远,至5时30分改南航归与本队汇合。

——摘编自林伟功《新发现的中日甲午战争史料及思考》

材料二   陈独秀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外媒却评中日甲午战争:“既是日本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

——摘编自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史料价值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日甲午战争:既是日本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这句话。
6 . 下列两则史料均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古已有之,民族主义则是伴随18世纪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立的产物,是一种“现代现象”。“民族主义”一词,最早见于15世纪的德国,1836年首次被列入《牛津词典》,19世纪中叶开始被频繁使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目前,很多学者比较认可英国学者厄内斯特·盖尔纳的民族主义定义。他认为:“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就是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引起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人们谈及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很多都是直接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开始,而不是从它的更远的中世纪源头开始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在历史中孕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日益壮大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最初的动力;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摆脱神权,追求人权,为民族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武器;当经济与政治条件都具备后,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建立的民族国家催生了最初的民族主义。

在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民族及民族国家的观念传遍欧洲,并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民族主义由此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具备了全球性的意义。

——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评述欧洲近代“民族主义”。(要求:评述角度明确,论据充分,所用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19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世纪的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坚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一心向往特洛伊城。1870年后,他开始自费进行考古发掘。对照《伊利亚特》故事里的描写,他把希腊军队的行军路线标注在地图上,最终认定小亚细亚半岛东岸的西萨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经过发掘,他终于发现了与荷马史诗描写基本一致的城垣街道遗址。特洛伊城被成功找到。之后,谢里曼又在希腊发掘出迈锡尼城。谢里曼靠着相信荷马而证明了荷马,这是考古学史上的一次奇迹。这说明(     
A.历史研究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激发研究动机,其推测定得以证实
B.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身感知能力是无限的
C.历史研究中可以借助史诗、文物、遗址等历史遗存客体完全再现历史原型客体
D.史诗蕴含许多真实的历史内容,它不单单是“文学”,也可能是一种“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后半叶是国际法传入中国的重要时期,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逐渐深入。李鸿章认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在面对日本武力挑衅时指出“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谁即理诎。”薛福成在《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指出:“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西人辄谓中国为公法外之国,公法内应享之权利,阙然无与……近年以来,使臣出驻各国,往往援据公法为辩论之资,虽有效有不效,西人之旧习已稍改矣。”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盖国之强弱相等,则借公法相维持,若太强太弱,公法未必能行也”“所立之约,就通商一端而言,何其矛盾之多也?如一国有得,各国均沾之语,何例也?烟台之约,强减中国税,则英外部从而助之,何所仿也?华船至外国,纳钞之重数倍于他国,何据而区别也?”

——摘编自韩小林《洋务派对国际法的认识和运用》


(1)据材料概括国人对近代国际法的基本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人对近代国际法的认识。
10 . 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电影《秦颂》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