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出处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志》
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2 . 下表为清代部分地方官学与民间书院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A.书院教育得到朝廷鼓励B.民间教育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C.官学占据全国主导地位D.南方地区成为传统儒学重心
2020-05-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的态度、能力和方法。阅读下表:
1601—1605 1631—1635 1651—1655 1696—1700
宗教 7% 6.3% 5.3% 2%
科学 1.8% 4.6% 7% 5.1%

——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表


上表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B.科学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C.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D.社会精英人士逐渐抛弃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史料出处
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

A.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
C.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
D.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观点出处
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先秦:《尚书》《国语》
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帝。南宋:志磐《佛祖统纪》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

A.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诸侯推举启为帝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君主位D.益最终被启所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