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发明家主要成就发明家主要成就

瓦特(1736-1819)

蔡伦(?-121)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我国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3)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2019-11-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下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反映当时

表: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含通儒院)进士
第二级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D.新的等级制度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