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在两极格局中独占一极,创造了俄罗斯的历史辉煌。现在俄罗斯人寄希望在普京带领之下,能够实现俄罗斯大国崛起恢复大国荣光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长期萎靡,至今看不到经济重新崛起的希望。俄罗斯总统普京看得很透彻,语重心长地说:“俄罗斯的国家命运,和历史前途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人。”


运用中外史实,围绕人口与大国重新崛起问题,提出一个论题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1-06-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两个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这两种矛盾,确保全民族抗日战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1939年冬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淳化等五个县城和边境,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给予坚决自卫反击,恢复陇东大部地区。1940年春八路军歼灭来犯的朱怀冰部主力大部,并主动提出休战。

19411月国民党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包围袭击遵照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命令北移的新四军部队,制造了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前往国民党军谈判被扣押。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令,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并提出惩办祸首等要求。《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题词手迹“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声讨国民党顽固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鲜明立场,得到全国人民、中间人士以及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民主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当局倒行逆施。3月,蒋介石迫于压力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措施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策略的意义。
2021-06-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积极推动的国防近代化,在军工、海防、陆军等层面逐步从浅显而深化,甚至是从无到有,一定程度上使晚清的国防力量有所增强,在国防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实效,即便如此,仍是一次不彻底的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走向近代之际,开明士大夫基于“自强”、“御侮”而积极求新,内心深处又对传统武备极具自信,因而强烈要求突破传统的案白,但又无法摆脱传统的羁绊,致使其在近代国防建设的认知上处于“旧者未去,新者未立”的状态,这既是时代局限,也是现实使然。

——熊顺成《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国防近代化的认知与实践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国防科技工业开始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立足“富起来”,走军民结合发展之路,利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绝大部分生产能力转向轻工产品和家用电器等民生生产领域,成为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市场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核电、航空、航天、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

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新世纪、新阶段,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形成了一批军工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成为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申晓勇《新中国70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特点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同时期国防近代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1-06-04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7年9月20日,秋收起义部队行进到文家市,毛泽东对大家说∶"秋收暴动我们是打了败仗……我们现在不去打浏阳、长沙,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要换一个打法"。部队沿湘赣边界退兵至湘南,这一决策后来被称为"文家市退兵",是毛泽东"上山"的开始。接着毛泽东在莲花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向井冈山进军。

9月29日,毛泽东和部队官兵进驻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经过改编,"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10月27日,这支部队几百号人终于走上了茨坪,在井冈山正式安下了家。

1928年初,国民党赣军第二十七师"进剿"井冈山,毛泽东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歼灭了来犯的敌人。

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由不足一个团发展为一师两个团,并且同当地农民运动紧密结合,摧毁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的旧政权,建立起新的工农政权以及赤卫队、游击队。土地改革开始了试点,取得初步经验。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初步矗立起来,打开了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历程,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

——摘编自丁仁祥《红色起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做出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1941年9月开始起草到正式通过,历时近四年。毛泽东指出:“这个决议案写过多少次,经过三翻四复的研究,经过多少双眼睛看”,“这个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同全国人民有关联的,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该《决议》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D.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2021-06-0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颖超(1904~1992年),大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如何才能使妇女的解放和民族与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的道路;同时创办妇女补习学校。大革命失败后,邓颖超在上海坚持党的秘密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错综复杂的党内斗争的险恶环境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敌特展开了隐蔽战线上的智慧之战。抗日战争中,邓颖超先后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党的地下工作。她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解放战争时期,邓颖超在深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摸索解放中国妇女问题的好办法,确立了农村妇女工作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培养妇女干部。此外,她还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了许多工作。

——摘编自刘春秀《论邓颖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颖超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颖超的高贵品质。
2021-06-02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   美国的熔炉政策“迎合了当时工业化时期的“大美国'思潮和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幻想”,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民族属性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信念”的美国人,要求移民从语言、文化、政治行为到精神完全接受美国传统的“美国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不同移民群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认同和美利坚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最早源于对美国熔炉政策的批判,它伴随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主要强调的是不同价值观的共存,认为少数族裔具有权利,把少数族裔的生活方式看成是合法的,甚至是需要的参与社会的方式,反对少数族裔在地位和待遇上的不平等。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影响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彭朝花撰《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根据材料关于处理民族(或种族)关系的不同理论、政策,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二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合作社的思想、理论和合作社运动的发祥地。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运动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宪法到有关立法,对合作社诸多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西欧各国农村合作社十分发达。到70年代,法国五分之四的农民、西德二分之一的农民、丹麦的几乎所有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西欧各国合作社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工商综合体,如法国合作社系统在全国牛奶、猪肉等收购中分别占52%、64%,西德合作社系统供应了农民所需农药的70%、化肥的67%.不仅如此,西欧各国的农村合作社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975~1976年度的法国谷物出口中,合作社系统占40~50%;丹麦合作社系统占全国黄油出口的90%;意大利全国合作互助同盟在非洲和拉美非常活跃,业务也非常广泛,它的对外营业额达16亿美元。

——摘编自戎殿新《战后西欧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1-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卫生工作面临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党和国家站在人民健康的高度,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工作。1949年11月,卫生部专设了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传染病、交通检疫等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党中央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全国人民起来讲究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1953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和专业防治所(站),到1965年,共建有2499所和822所。1955年,党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强化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同年,卫生部发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先后建成了妇幼保健机构近3000所。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公共卫生事业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末“约定自开”商埠的浪潮中,东北三省共有自开商埠18处。清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握定主权为宗旨”,依“约”将部分应由中外“约定开放”的商埠变成了实际上的“自开”商埠,掌控了这些商埠的“行政、司法和关税”的主权。这表明清政府
A.收回了丧失的国家主权B.近代外交意识有所增强
C.主导国家对外开放进程D.竭力维护朝贡外交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