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一书由40位受访者的口述集结而成。60岁以上老人记忆最深的是生产队里集体劳作清贫生活,直至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生活才有所好转,但吃救济粮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书中“70后”到“90 后”的受访者讲述的主题变成了读书求学、进城打工、回乡创业。由此可见(     
①口述史料是来自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回忆                            
②口述史料往往带有个人主观成分,需要甄别
③该口述史料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背景下普通人的经历
④该口述史料准确反映出不同时期农民群体的整体风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代史料考证
考证即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证明史料真伪、辨明是非,以求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史料的研究方法。

材料一 司马迁写《史记》,对古文献和古史料做了大量考求辨订的工作,“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

材料二 西晋初年,学者们曾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金石的考证也受到普遍重视,或以金文证经,或据金文释字,或据实物形制纠正古代传说之谬,或据金文校订古书记载之误。

材料三 南宋时期出现许多类似读书笔记的考证杂著,如洪迈的《容斋随笔》考订不少史书误载,他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考证审慎精当。

材料四 清代考据学家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在谈到自己在校勘的同时,“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乘:史书)、山经地志、谱牒簿录、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之文,书取以供佐证,参伍错综,比物连类,以互相检照,所谓考其典籍事迹之实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安作璋《中国古代史料学》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料考证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依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唐朝审美风尚
时间史料
贞观十四年(640年)《步辇图》中为太宗抬辇、撑伞和执扇的宫女身材纤瘦婀娜
贞观十七年(643年)长乐公主墓出土的女俑体形修长,面部清秀
武则天时期《旧唐书》载:“(太平)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武)则天以为类己”
天宝十一年(752年)《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姊妹均为丰颊硕体,富态典雅。《旧唐书》称虢国夫人姊妹“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
晚唐时期徐凝《宫中曲二首》云:“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
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陵壁画中的女性形象体态清瘦

(1)上述史料反映了唐朝女性形象的一些变化,请概括这些史料的总体特点。
(2)阅读材料,就唐朝女性“以胖为美”这个问题,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21-05-12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78—1985年,中国扶贫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政府通过调整农村土地制度、疏通农产品流通机制等方式,激发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动力。这一阶段扶贫工作的特点是
A.以合作化的集体力量来对抗贫困B.国内扶贫与国际组织援助相结合
C.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工作D.以政府救济为主要手段
2021-05-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蒲安臣使团出使

材料 互派驻外使节制度是近代国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天津条约》签订后,各国公使进驻北京,但当各国要求清朝也派出驻外使节时,清政府以“无须遣使”来加以驳斥。

1867年,清政府面临列强修约的强烈要求。此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即将离任,清政府委任他为中国出访欧美使团的全权使节,并规定“蒲安臣前往有约各国,与现在英法诸国大臣住京者等级无异”。清政府对于出访的礼仪问题三令五申,却始终没有交代出使的具体任务。蒲安臣赴美后,利用其充分自由的权力,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了双方派遣留学生、允许华工赴美、美国在华传教和创办学堂等内容。……蒲安臣出访时向各国元首行鞠躬礼,但回国后,清政府认为鞠躬礼“系泰西之礼,与中国体制不同。因中国无论何时,国体总不应改,不必援照办理”。

——摘编自朱时宇《近代中国外交的艰难起步》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蒲安臣使团出使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述。
2021-05-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