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2022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目录。据此可知此时一、诸论二、正文第一章女子之道德第二章女子之品性第三章女子之能力第四章女子教育之方法第五章女子之权利第六章女子参与政治第七章婚姻进化论三、结论
A.维新思想影响深远B.女子权利得到保障
C.民主科学成为主流D.传统思想渐趋改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史学研究领域,“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经常被采用的两个历史分析维度,“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可能出现相一致的结果,也可能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如:清末新政,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新政”改革中,编练“新军”是内容之一,清政府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论证清末新政。(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恰当、论证合理)
2022-03-25更新 | 186次组卷 | 7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末《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指出,高等小学堂开设国语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则要求初级师范学堂选用《圣谕广训直解》作为教科书教授官话,以便以后能够“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这些章程的颁布
A.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兴起B.有利于增进国家认同
C.得益于革命思想的传播D.使清政府摆脱了困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政府和立宪派革命派
1894年兴中会成立
1895年广州起义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五大臣考察宪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立宪派论战
1906年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与革命派论战1906年萍洲醴起义,与立宪派论战
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会请愿运动,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镇南关起义,与立宪派论战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帝后去世1908年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
1909年清政府成立咨议局,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
1910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
1911年“皇族内阁”出笼,部分立宪派觉醒1911年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

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政治派别主要活动简表。从表中提取各派政治活动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3-19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知识,练其艺能。”由此可知当时
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尊孔复古的思潮已兴起D.维新思想影响深远
2022-03-10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使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峙,各有所属,相辅而行。“由具有议会性质的资政院掌立法,由十一部组成的政府掌行政,由大理院主审判而法部监茗”;此外,“还有督察院专任纠弹,审计院检查滥费,二者皆独立于政府控制之外,从而加强了行政监督的力度。”据此可知,清末新政
A.构建出现代意义的政治结构框架B.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改革的目标
C.建立了责任更明确的专业化政府D.标志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1902年的《中外日报》记载,在四川,"自变法谕下,坊间辑刻蒙学新书甚彩(多)";在安徽,各书铺生意异常火,尤以四书、经、史、策论销场为大;在湖北,各书店"销场固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等篇亦渐有购阅者。该记载反映的现象说明
A.维新思想引领社会变革B.传媒推动国人思想觉醒
C.民众反帝救亡意识高涨D.时局变化影响文化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规定:通儒院或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则取得生员(秀才)的功名。上述规定的推行
A.提高了各地兴办学校的积极性B.解决了教育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C.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D.满足了推行新政人才的大量需求
2022-03-05更新 | 35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的上述做法意在
A.抵制西方列强侵略B.顺应时代潮流C.激发民众参政热情D.挽救清朝统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为选取于光绪末年上海时事画刊中的一则图画新闻。

附录:《研究炮学》

北洋讲武堂(新式陆军军官学堂)学员,皆由各镇官长内,择其程度较高者,调堂肄业,以期深造。该堂监督以各国新式快炮、一切机关,非素日启闭精熟,临(战)时必致延误,乃禀准直督(直隶总督)调陆军(第)二镇纵队一队,随带快炮六尊到堂.由洋教习指示开放各法,以备各学员实地研究之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末的新式学堂选官模式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提取信息简明,看法表述成文、持论有据。)
2022-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