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662年,清廷遣使会见郑成功之子郑经,郑经希望“效朝鲜例,不削发,称臣纳贡”,被康熙帝拒绝;1667年,郑经又向清廷提出“先王在日,亦只差‘剃发’二字,若照朝鲜事例,则可”,康熙帝回复“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最终谈判破裂。这表明康熙帝(      
A.力主以武力手段收回台湾B.反对国家分裂和维护统一的决心
C.对满族风俗保护高度重视D.旨在逐步取消地方土司世袭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记》中有世家30篇,以《孔子世家》为界,之前的17篇世家,都是诸侯、贵族家族的编年体历史记录,并非单独的人物传记;之后12篇记叙的是秦末汉初的王公贵胄,但对他们的子孙后代只是附带提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贵族政治走向衰落B.司马迁的个人好恶
C.宗法分封制度完全瓦解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23-05-10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B.风格单一C.反映市民生活D.固守传统
2023-05-09更新 | 302次组卷 | 50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北方游牧民族转向衣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进程加快
2023-04-19更新 | 92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下列变法举措,按开始实施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②“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③“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④“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6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颁布的《醒贪简要录》里详细地计算了正一品官员的年俸禄折算成稻谷是2620石,生产这些稻谷要用田873亩,耕牛17头,农夫57人。如果农夫从田里把稻禾挑到打谷场是一里路,就得走13100里路。其意在(     
A.加强廉政教育B.保护小农经济
C.宣扬以民为本D.严惩贪腐官员
2023-04-04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晋时期,晋武帝特别开设“寒素科”大举寒门,到了东晋则形成了“寒门掌机要”的局面。通过这些举措(     
A.庶族地主取代了门阀士族B.社会阶层流动大大加快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8 .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2023-03-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亦是一种国家形态结构,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形成于秦汉时期,但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到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奠定,秦汉以后,实现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方式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

---据卜完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等整理

材料二   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解决边疆“内患”的重要史实并简析能够解决边疆“内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自明朝中期起,一些高产作物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这些高产作物是(     
A.水稻、粟B.玉米、水稻C.小麦、粟D.玉米、甘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