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2 . 董仲舒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由此可知,董仲舒(     
A.主张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践行“三纲五常”的行为准则
C.倡导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D.采用“儒法并重”的执政方式
3 . 汉初,刘邦在宣布“轻田税”的同时提高了贸易税的税额。贤良文学之士普遍认可这一做法,他们强调:“治人之道……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由此可见,汉代重农抑商的终极追求在于(     
A.构建勤劳致富的风俗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打击土地兼并的潮流D.优化劳动力的配置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历史逻辑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逻辑的是(     
A.阶级关系新变化——铁犁牛耕——旧的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B.秦暴政速亡——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
C.分封制易形成割据——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七国之乱”
D.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创立——中央集权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     
诸侯国灭国数目/个       


42
诸侯国之中,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约 20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17史称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约 30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楚国实力最强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分封制完全瓦解D.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从早期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由世族成员担任,到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再到后世“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的变化。这一变化可知(     
A.察举制更有利于选拔人才B.选官制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
C.早期选官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科举制成后世唯一的选官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晋书》记载,前秦苻坚是一个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的君主,在汉人王猛的辅助下,苻坚一度统一北方,王猛也官至丞相、尚书令、领司隶校尉等。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测出的信息是(     
A.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统治B.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C.魏晋时期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前秦政权在民族交融中逐渐壮大
2023-10-08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末年,朝廷糜烂,战乱频繁,疫病盛行,百姓“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名医事迹,医学成就非凡,其中不包括(     
A.《神农本草经》B.麻沸散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
9 . 《史记·平准书》记载,“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B.政府垄断铸币权以增加财政收入
C.破产农民沦为盗贼或流亡D.汉武帝改革币制以巩国家的统一
10 . 陆贾,汉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提倡“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其治国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汉代“文治首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陆贾的治国思想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B.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教训废除秦制
C.尊崇儒术的思想为陆贾提供理论来源D.汉初统治集团在政治上推行崇文抑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