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瓜果,也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接近30种。

部分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简介

作物

简介

玉米

16世纪中后期,玉米的种植记载开始出现在甘肃《平凉府志》和云南《大理府志》等地方志中。早期“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平原地区居民仅在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以娱孩稚”;至清朝中后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

番薯

明嘉靖《云南通志》指出云南六府州均种植“红薯”;福建《闽小记》记载:“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明人苏琰《朱蓣疏》亦载:万历年间泉州出现饥荒,“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番茄

1613年山西《猗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

烟草

烟草传入之初主要作为药用,后成为大众嗜好品,迅速发展;17世纪80年代,福建地区的烟草种植“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及其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秦国历史上的部分君主情况表。这反映了秦的统一(     
称号在位时间重大事件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率兵救周有功,被赐封,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灭掉西方戎族12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嬴政前247年—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
A.受益于法家思想的指导B.缘于数代秦王励精图治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A.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B.贯彻因俗而治政策
C.构建中央优势的区域格局D.健全地方行政体系
2024-03-29更新 | 7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000年姜寨遗址的公共墓地里,没有夫妻合葬墓,每个人都单独地按辈分高低、血缘关系远近以及去世的先后顺序埋葬。这反映出(     
A.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力状况B.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当时氏族聚落的社会风貌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
2024-03-03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近代学人梁启超论及青苗法时提到:宋神宗变法之时,反对党抵其有弊而无利,继位的宋哲宗欲废除该法的时候,讼其不可废者反甚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青苗法(     
A.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B.可有效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产生严重扰民的不利影响D.能彻底缓解贫苦农民的负担
2023-11-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某一农学著作评价是“于农圃,衣食之法纤悉毕备,又文章古雅,援据博奥,农家诸书,无更能出其上者”。关于这一著作表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出中华农耕文明领先于世界B.对传统科技工艺领域进行了总结
C.凸显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D.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上古主要部落分布图,这反映出(     
A.中国历史已进入文明时代B.中华民族是多元交融的结晶
C.大一统政治格局日趋明显D.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8 . 商朝至西周时,疆域内各城邑之间存在着大量间隙,散布着游牧民族部落甚至无人区,被后世学者称为“网状疆域”。春秋后期,“网状疆域”逐渐向成片的疆域发展,国界也更加明确。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分封制度的实行B.铁器牛耕的推广C.诸侯之间的兼并D.专制集权的确立
9 . 宋代注重男子个人的才能与发展潜力,科举出身的进士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出现了“榜下择婿”甚至“榜前择婿”的情况,更有甚者, 一些富商在日后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中的读书人择婿。这些现象最能说明,宋代(    
A.商品经济冲击传统礼教B.家世门第观念逐步淡化
C.政府放松了社会的控制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10 . 奏折制度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据记载,皇帝决策很多大事都是通过奏折反复与地方官员讨论后决定实行的,并且奏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这表明奏折制度(     
A.降低了工作效率B.有助于君主的理性决策
C.强化了地方权力D.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