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01年,山西襄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东墙,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城内外发现了大型“王墓”、礼乐重器及高等级的夯土建筑。陶寺遗址的发现说明(     
A.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长江流域向阶级社会发展
C.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D.复杂化社会组织可能存在
2 . 下面是我国于1996年发行的一组关于浙江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稻作农业、干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对四枚邮票反映的河姆渡人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栽培水稻,农具先进B.居住房屋,定居生活
C.舟船出行,渔猎为主D.崇拜太阳等自然事物
2023-12-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4 . 距今约80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图案中,“太阳被描绘为有着硕大的头、外展双手且连着身躯的人格化的神;凤鸟随处可见,大头长喙,伸展着宽大的翅膀,负载着太阳或獠牙兽;怪诞的獠牙兽,或乘于凤鸟的翅膀,或张展双翅凭借高耸的天梯和山峰飞向天界”。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史前人类的世界观
C.父系氏族的精神生活D.先民的农耕渔猎生活
2023-12-0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上半叶,考古学家发现一座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的遗址,城北地带有绵延20余公里的水利系统,城中有十几米的高台,在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建筑。这个古遗址是(       
A.仰韶遗址B.红山遗址C.龙山遗址D.良渚遗址
2023-12-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繁丽悦目,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单一纹样逐步演化为丰富多姿的组合图案。如图是仰韶文化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这表现出(     

   

A.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先民社会生活的丰富D.当时生存环境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河南濮阳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的三组蚌砌龙虎图案。其中一组墓穴中,男性骨架头南脚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的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据此可知(     
A.男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B.古天文学源自中原地区
C.渔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D.自然力量受到先民崇敬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图为新石器时代辽西小河沿文化和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文化的陶器比较图。 该图可以说明当时(     
A.公共权力诞生B.地域间文化交融
C.贫富分化加剧D.手工业技术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2年和1982年,重庆市涪陵小田溪墓地先后发现了7座墓葬,尤其是1、2号墓葬,规模巨大,随葬品数量众多。这些生产或生活物品大多与《山海经·海内经》《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相同。这表明(     
A.先秦政权重视民众的生产与生活B.巴国文化的记载并不可靠
C.考古文物与历史文献可相互印证D.重庆是长江古文明发源地
10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使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阅读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距今约1.2万年;在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了炭化稻米,距今1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贾湖遗址证实,中国早在距今9000年时已有礼制活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礼器并形成相应礼制。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贾湖遗址的龟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开始探索文字的线索。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这表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育蚕制丝。

——摘编自袁广阔《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   大约距今5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就接受了起源于西亚地区古文明的制作铜器、栽培小麦、饲养黄牛和绵羊等新的技术。与此同时,起源于史前时期中国的稻、粟、黍的栽培也向西亚和其他地区传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明在接受了西亚地区传来的冶金术后,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发明了泥范铸造铜铃乃至青铜容器的技术。到了夏、商朝,青铜容器制作工艺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铜文明。

——据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材料三   2004年以来多家单位合作对甘肃省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出土了罕见的金、银、铜、铁、玻璃、豪华二轮马车等殉葬器物,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揭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西戎文化、秦戎关系、古代北方民族史、中国科技史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程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据杨维军《探索文明起源需要多方发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史料价值并说明你的依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2023-1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