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龙山文化遗址考古中发现,氏族或家族墓地已不再流行,墓葬大多数分布在个体家庭的房屋附近或者院落内,个体家庭已是社会主体。据此推断,当时(     
A.氏族观念消失B.私有制度产生
C.阶级分化明显D.个体农户出现
2 . 据考古发现,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大致可分为砍砸器 ,刮削器和尖状器,分别用于制造木器、分割肉食和砍凿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A.最早使用并制造工具B.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C.实现了早期社会分工D.生存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墓弗遗存。其中瑶山、反山、福泉山等墓地建立在人工高台上的豪华大墓地,而雀幕桥、马桥、龙南等遗址则是建立在平地上的普通小墓地,两者截然分处,决不相混。由此可知,良渚文明时期(     
A.阶级对抗十分激烈B.社会分化较为明显
C.贵族等级秩序确立D.中原文化得到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指出,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中国各地史前文化互相分立。公元前5000年左右,新的文化出现,旧的文化扩张。到了约公元前4000年,这些文化彼此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一观点表明(     
A.文化遗存分布广泛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中原文化处于核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以“天下稻源,红色道县”做宣传,在该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壳实物标本,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由此可知当时该地(     
A.成为世界农业的发源地B.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显现
C.使用打制石器种植水稻D.食物来源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2-11-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自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稻壳痕迹以来,在距今9千年至4千年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史前遗址中,多有水稻遗存的发现。历史记载表明,大禹治水时就已将冰稻种子卑湿之地:《诗》《书》等早期文献对“稻”也多有提及。这些发现表明(     
A.水稻的种植开始于旧石器时代B.原始农业推动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C.“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形成D.文献记载须依靠考古发现来印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学界在考察姜寨遗址墓地时,发现其早期的墓地多为单人葬,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只有成年男女才能葬在氏族墓地。后期的墓地积累成上下两层,下层仍保持单人葬传统,但已不如早期整齐,上层则为男女老幼合葬。据此推断,姜寨后期(     
A.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动摇B.母系氏族规则根深蒂固
C.私有制度取代公社公有D.贫富分化带来墓葬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下图),指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04更新 | 467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为龙山时期的陶寺城址,由此可知当时(     
A.社会阶层分化开始出现B.进入传统农耕时代
C.初步形成复杂社会系统D.奴隶制度走向繁荣
10 . 半坡遗址发掘出的陶器钵口沿上刻有符号,共有20多种。后出现这种刻有符号的陶器地点逐渐增多,在临潼姜寨遗址也发现陶器或陶器符号38种。由此可知(     
A.半坡是新石器文化的中心B.原始社会出现成熟的文字
C.原始文明发展并拥有共性D.文明遗址出现贫富的差距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