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67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考古发现,不少地方都有与商代同期而具有商文化特征的据点,北到河北的藁城,南到湖北江陵的盘龙城,在东南方向,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鲜明的商文化特色。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商朝
A.疆域已到达长江流域B.商文化已辐射周边地区
C.地域文化呈均衡发展D.出现文化相互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商代统治者并未推行“授民”“授疆土”,但方国和部族纷纷来朝,形成归附臣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地诸侯视周王为“天下共主”,“莫不事王”,形成政治从属关系。这一变化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     
A.结束商代地方割据局面B.加强周王对地方控制力度
C.开创中央集权的新模式D.消除“诸侯坐大”的隐患
2022-12-1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商代主要的生产工具还是木耜,需要多人合作才可以翻起土块通常三人一组,这种协作方式被称为“协田”;而周代完成翻土工作只需要两个人,于是协田就变成了“耦耕”。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形成B.小农经济的产生
C.生产关系的变革D.生产工具的改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善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四: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变化是什么?出现变化的标志又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西周时周天子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诸侯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的变化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022-10-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2021-03-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49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青铜器曾经被视为沟通人与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但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生产力发展
B.青铜技术水平提高
C.“礼崩乐坏”
D.神学思想影响减弱
10 . 据记载,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册封政策,到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并任命王族或功臣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以代天子进行统治。此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固性B.宗法原则已经得到贯彻
C.统治者对地方控制强化D.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