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是哪一家的观点?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019-02-13更新 | 32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模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卷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019-01-30更新 | 664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8月考试历史卷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
2019-01-30更新 | 1588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2019-01-30更新 | 4674次组卷 | 11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629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2019-01-30更新 | 2339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8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70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54次组卷 | 8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0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9-01-30更新 | 3185次组卷 | 9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