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该思想家意在强调
A.后世必然优于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3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墨、道、儒、法
B.道、儒、墨、法
C.儒、道、墨、法
D.墨、法、儒、道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战国末期出现了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这一转变说明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B.诸子百家的思想渐趋雷同
C.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D.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其中主张加强君主集权的学派是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6 .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7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B.道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17-10-30更新 | 275次组卷 | 60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
8 . 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诸法合体
C.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D.礼法结合
2017-10-28更新 | 28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课时作业(8)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9 .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某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该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小题限时训练(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