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2024-05-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该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023-12-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兼并战争B.百家争鸣C.尊崇儒术D.七国之乱
4 .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下列选项中,无法直接反映“大变动”特点的是(       )
A.礼崩乐坏、社会动荡B.百家争鸣、变法图强
C.民族融合、工商食官D.诸侯纷争、社会转型
2023-11-11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为中国历史中一甚大人物。由战国至汉初,人多以孔墨并称”。墨子(     
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提倡节俭
③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④崇尚“道法自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渊源与发轫、开创与奠基、综合与成型、融合与新变、冲突与共融、合流与内化、集成与沉淀、变革与转型等阶段的历史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下列思想理念最有可能在“开创与奠基”阶段得到阐述的是(     
A.“和而不同”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维护统治。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
C.孟子、韩非子D.荀子、韩非子
8 . 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期,尊贤纳士,以法家李悝为相国,同时尊子夏为师,“受子夏经艺”,并敬重儒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下列各项中,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礼法走向融合B.德治和法治各有其积极意义
C.各国普遍采取儒法并用D.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9 .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2022-09-27更新 | 302次组卷 | 5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与以上言论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