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该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023-1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兼并战争B.百家争鸣C.尊崇儒术D.七国之乱
4 .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言论
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子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据《论语》《孟子》《荀子》整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指出战国百家争鸣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上述主张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科举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四书”的编写者并扼要说明元代科举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2023-11-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下列选项中,无法直接反映“大变动”特点的是(       )
A.礼崩乐坏、社会动荡B.百家争鸣、变法图强
C.民族融合、工商食官D.诸侯纷争、社会转型
2023-11-11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民)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术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潘俊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三: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
(2)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孔子孟子墨子(民)本文化的内容。
(3)根据材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影响最深远的变法运动,并概括其影响。
2023-10-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为中国历史中一甚大人物。由战国至汉初,人多以孔墨并称”。墨子(     
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提倡节俭
③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④崇尚“道法自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渊源与发轫、开创与奠基、综合与成型、融合与新变、冲突与共融、合流与内化、集成与沉淀、变革与转型等阶段的历史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下列思想理念最有可能在“开创与奠基”阶段得到阐述的是(     
A.“和而不同”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9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维护统治。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
C.孟子、韩非子D.荀子、韩非子
10 . 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期,尊贤纳士,以法家李悝为相国,同时尊子夏为师,“受子夏经艺”,并敬重儒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下列各项中,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礼法走向融合B.德治和法治各有其积极意义
C.各国普遍采取儒法并用D.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