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3 道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战国某思想家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平民百姓丢弃它,君子却保存了它)。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一言论(     
A.体现了儒家对人性的思考B.强调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C.提出了以德治民为政策略D.迎合了大变革的时代需求
2024-04-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61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孔子主张以仁为核心,人君修身治世,人臣尊君尽忠;荀子则倡导以“礼法”为核心,臣民都只能以君为规范,将“尊君”“忠君”极端化。从孔子到荀子,儒家思想的这种变化(     
A.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B.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
C.反映了儒家与法家思想分歧D.脱离了孔子仁礼思想内核
2024-04-16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4·云南昆明·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儒家与墨家的言论(节选)

言论

出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

上表体现出儒墨两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A.用忠君理念推进国家治理B.借兼爱思想减少各国争端
C.以道德自律促进社会和谐D.因社会动荡同情平民阶层
2024-04-09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1,16+3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尊君重道B.尊法敬天C.尚同尚贤D.礼法兼施
6 . 引经据典可以精确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磅礴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内容出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贞观政要》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致君》(包拯)

——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治国理念与实践”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3-03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这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02-23更新 | 112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师傅卿相”者有“子夏为魏文侯师,子贡为齐、鲁聘吴、越,盖卿也,而宰予亦仕齐为卿。”仅三人。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尚未瓦解B.官僚政治制度已产生
C.孔子教育成就斐然D.儒学不适应时世需要
2024-02-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民族的文化发展大约经过八个时期:第一个是自太古至西周的宗法社会时期;第二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宗法社会破裂后文化自由发展的时期;第三个是秦汉两代统一安定向外发展的时期;第四个是魏晋六朝民族移徙印度新文化输入的时期:第五个是隋唐两代民族同化成功新文化出现的时期;第六个是晚唐五代宋朝民族能力萎缩保守思想成熟的时期;第七个是元明清三朝与西方文化接触逐渐蜕新的时期;第八个是晚清以至今日大革新的时期。

——摘编自常乃惠《中国文化小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材料中中国文化的发展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④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1-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