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2024·广东茂名·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7日内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2)(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读图一和图二

儒学的传播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孔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了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也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图一:儒学的传播

图二:2019年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含义的理解。
(3)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2024-04-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2024-04-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学派主张
儒家以礼治国, 为政以德
墨家互爱互助, 选贤任能
道家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法家以法为本, 控制臣民
A.实现国家统一B.变革选官制度C.加强中央集权D.重建政治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 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 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 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 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 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 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 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你是否同意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6 . 《孟子·梁惠王上》写道,梁襄王曾经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他强调,如果国君能够以“仁”作为政治准则,就可“仁人无敌于天下”。统治者应当推行“王道”,实施“仁政”,才可能实现“大一统”。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孟子思想不适合战国的历史环境   ②孟子的主张背离孔子“仁”的思想
③孟子的主张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   ④孟子的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1-23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墨子·备穴》中提及一种守城装置——“地听”。通过在城墙脚下间距相等的数口深井,将薄皮革裹紧的坛子埋入其中,可利用共振原理探查敌袭。类似的设置方式,后来被较广泛地用于古戏台的搭建。“地听”的发明和使用(     
A.始终贯彻了“非攻”信条B.凝聚了我国先民的智慧
C.说明技术创新源于战争D.表明中国曲艺源远流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商鞅认为:“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荀子认为:“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体现了重构社会秩序的愿望
9 . 商鞅说:“以刑治则民威(畏),民威(畏)则无奸”“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韩非说:“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明壬峭其法而严其刑”。由此可知,二者都(     
A.重视法令畅通B.推崇严刑峻法C.主张法律平等D.强化君主权威
2024-01-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D.统治阶级的提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